1 / 196
文档名称: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doc

格式:doc   大小:318KB   页数:1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doc

上传人:windurst 2023/3/16 文件大小:3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是由【windurst】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第1节:作者序及致谢
作者序及致谢
我个人很高兴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终于和读者们见面了。当初我写作此书的用意,是想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来向读者传达有关灵性心理学,以及个人为自我生命负责的基本原则——全责性原则。故事内容所隐含的许多关键性课题,曾为我个人及不计其数的人的生命,带来极为重大的转变。
读者可以用纯欣赏小说的眼光来看这本书,也可以把它当做自我成长的教材,甚至将它看成介绍您进入生命教练领域的入门书。书里所要传达的精神,与任何灵修道路之间并无冲突之处,反而具有相辅相成之效。不管您从哪个角度阅读本书,它都是能为您的生命带来更多丰富内容的便利工具。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简体中文版的顺利付梓,首先要感谢张德芬小姐给予的善意、慷慨和无私的帮助。同时,她高水平的校译工作为本书带来了崭新的质量,让中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精髓。
感谢恰克·史匹桑诺博士一直以来对我领导工作坊及担任咨询师角色的鼓励,并且还要感谢他绝妙的教导,我也引用了一部分在本书中。
我也要把真诚的谢意,传达给那些参加过我工作坊的同学,因为你们的帮助,我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也感谢你们的开诚布公、幽默感和对真理的坚持。
卡尔·荣格(CarlJung),布鲁诺·贝多翰(BrunoBettleheim),约翰·布雷萧(JohnBradshaw),奇迹课程(ACourseinMiracle),爱德华·艾丁格(),麦克华许本(MichaelWashburn),以及其他很多伟大的老师和先驱者,全都对本书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更加丰富了我作为一个老师和咨询师的生涯。
最后,要感谢我的太太素梅,我亲爱的孩子孟禅(HarmonChan)和孟明(TaraMing)对我最大的影响和支持。全世界的空间都装载不下我对你们的感激,也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
克里斯多福·孟
2008年9月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市
虹←桥书←吧←←
第2节:德芬推荐序
德芬推荐序
2006年年底,我回台湾探亲的时候,无意间买了这本当时叫做《与心灵共舞》的繁体中文书。回到北京后,我拿起这本书随意翻阅,没想到就放不下手了,一口气把它看完,读后十分感动。我觉得这本书与我当时已出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和已完稿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颇有相近之处。心有戚戚焉之余,很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多福
——一位常来亚洲讲课的老师。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他是处理情绪问题的高手,很想亲自拜见一下。
没想到有一天,好友居然就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克里斯多福老师要在上海开课的消息,我当时高兴得没看他教的是什么课就马上报名了,然后兴冲冲地赶去上海上课。克里斯多福老师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当时上的是他自己研发的“生命教练”课程,虽然我上了各式各样的心灵修炼课,但是这个课程还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建议所有想要做心理咨询师的人,或是想要带工作坊的人,都应该接受克里斯多福老师生命教练的培训。它会让你的咨询效率、带课技巧更上一层楼。我自己在课堂上更是收获丰富,不但疗愈了很多自己的旧伤痛,也见识了大师带课程的技巧与风范,更是收集了一堆写作的灵感和材料。
当时我就跟克里斯多福老师提到我和磨铁文化合作密切,有计划地在帮磨铁的
“心灵书坊”系列筹划出书。克里斯多福老师随后很痛快地应允我帮他运作在内地出书的计划,这件事情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这本书原来是汤维正老师翻译的,已经相当完美了。不过由于时间有点儿久远,有些名词需要更改,再加上中国台湾和大陆的语法用词颇有不同,于是我又自告奋勇承担了校正翻译的工作。
在校译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是获益良多。这本书,是了解知见心理学理论的一本最好的入门著作。知见心理学是我见过最完美地结合心灵和心理学的一门学科,由恰克老师创建,克里斯多福老师曾是这个学科的精英教师之一。
以我浅薄的知识,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知见心理学是情绪治疗最有力的工具,也是人生模式最好的钥匙之一。它帮助我们看破运作在我们潜意识之下的种种原生家庭的动力,有些真的是很神奇很好玩的,因为这些造成我们人生不幸福不快乐的负面动力,一旦被识破,它们对我们的控制力就会大大地减弱。于是,我们就有机会夺回自己人生的自主权,进而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校译过程中,我曾经被书中内容触动到必须丢下手上的工作,跑去痛哭一场。克里斯多福老师在书中,巧妙地运用一个生活化的故事,把很多重要的灵性知识,编织在发展的情节之中。所以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是一部简单的小说,但是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读者们需要慢慢消化咀嚼,才能体会书中的精义。
“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责”、“压抑多年的情绪不会离开你,只会借由各种事件再度浮现”、“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了一份天赋礼物”、“地球是个教我们怎样回到爱中的大教室”,这些书中重要的灵性观念克里斯多福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都会提及,而且还会带领我们亲身去体验。
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工作坊的所有课程的一个很好的总整理,绝对是物超所值。书中的情节,就像是一次他工作坊的缩影。无缘上克里斯多福老师课的人,可以用此书来弥补缺憾。上过课的人,在书中可以重温上课的情景,复****一下克里斯多福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还没上过课又准备要上的,这本书是最好的预****教材。
最后,把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符合我心想事成理论概念的一句话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得不到你想要的,那是因为你并不是真的想要它,你更想要别的!”
祝福大家,读完本书之后,都能够成为一个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勇敢战士!
德芬
2008年冬于北京
WWW.§虹§桥虫工木桥书§吧§
第3节:寻访奇迹的开端
战士的决心——改变一生的奇遇
寻访奇迹的开端
那人仁慈地说:“走吧,我没什么可以教导你的。”我垂头丧气地离开,感到又挫折又困惑。这已经是我第十次来拜访他的小茅屋了,第十次长途而劳累的驾驶,穿过沙尘滚滚的石子路,来到究主先生所住的这个鸟不生蛋的荒村。白跑了十趟——但对我的修车匠来说可不白费;因为我锲而不舍地努力,想说服究主先生收我做他的学生,我的修车匠发了财,他甚至计划做一次豪华的二度蜜月之旅。
我已经受够了。当我坐进我的庞帝克汽车,在湿泥路上倒开足足半公里才找到足够的空间回转车子之后,我决心放弃。这个地区长满了大树,阳光戏弄着秋叶,好像在尽其所能让我心情轻松愉快起来,可是这一次却完全无效。经过一小时的颠簸折磨,我的汽车又损失了一枚零件,这才艰难地转上通往城里的公路。随着里程数的推进,我的心情更加郁闷,我开车直驶那间酒吧,很确定彼得会在那里等待我每周例行的疗伤。经过十星期,这都早已成为例行的公式了。
从8月1日开始,我每星期一都去求见究主先生,我是被本地报纸人事栏的一则广告吸引去的。倒不是我有看广告的****惯,老实跟你说好了:有一天早上我坐在一家餐馆中,幻想着如果有位女友坐在对面该有多好!当时我正好打开报纸,看见了分类广告。为了好玩,我决定在个人广告栏里查看一下,看看“孤单的人”如何填补生命中的空白。
“你在那里登了广告吗?”彼得的大嗓门从我身后传了过来,出于反射动作,我马上将报纸翻到经济版。
当彼得把他庞大的身躯塞进对面的椅子时,我跟他打了个招呼:“嘿,彼得!我只是在翻翻招聘广告——看看有没有更适合我的工作。”
“那当然。”我的朋友理解地微笑着,我的脸瞬间红了起来,更证实了他的怀疑。“让我看看。”他伸手夺走了我的报纸。当他扫瞄报纸时,我极其专心地研究菜单,好让我脸上的红潮退却,其实这个菜单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了。
“异性恋白人男子,平凡普通,长得不难看,喜好运动、电影和开心地聊天。征求女友,二十五至三十岁,长得不难看,志同道合,等等。这一定是你登的广告,甘乃迪,我打赌十块钱!

“你怎么能确定?”我心虚地反问,红潮又回到脸上。
“长得不难看,就是你泄底的部分,这个城里,只有你一个人会写下这种句子。所有其他的男人都会要求好看或美貌的女子,你却不会!你人太好了!你是不会去要求美貌的。长得不难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啊?老天,你甚至没有要求对方附上照片。”
“嗯,我又不要美女。”我抗议着。
“啊哈!当然,而且我也不要百万美金,去你的,我喜欢欠债的感觉!”
“不,我要求的不只是容貌。”我害羞地解释,彼得一边笑,一边继续看广告。女服务生来了,我们点了食物,彼得甚至没抬头跟她打招呼。在大声念出一些更有趣的广告之后,彼得突然安静地皱着眉头。从他眼球的运动方向,我看出他一直在反复读着同一条广告,好像试图了解一种他看不懂的语言,或是要解开一道谜语一样。
“你看看这个。”他把报纸递给我,指给我看一条占了半版的广告:
寻回——你战士的热情,那是你在遥远的过去中所失去的。任何想赢回自己热情的人,请速来见我。
广告剩下的部分,是一份复杂的路线说明,地点在城外的高山上,或者是在山脚下。要根据说明成功地找到地点,需要极大的冒险精神,因为路标是一些老树和奇形怪状的岩石。广告的末尾署名是究主(与“救主”同音)。我看着这则奇怪的广告,等食物送到时,才放下报纸。“嘿!彼得,你有什么看法?”
“不知道。”彼得回答着,把半根香肠塞进嘴里,“我很好奇,会有人笨到大老远跑去见他吗?如果这广告不是在开玩笑,就一定是某个疯狂隐士在找同伴——你知道,找个人跟他胡言乱语,或是打口水战。”
“也许吧!”我其实并不以为然。广告的第一行就已经使得我脊椎战栗了,对我观察入微的朋友马上就注意到了。
“老兄,想都別想了。”他劝告我,“这件事对你,简直太怪异了。即使这是真的,那个人也可能是发疯的变态狂,先诱你上门,把你***后再剁成肉酱。”
“也许吧!”我重复,“可是如果是真的呢?如果是……我不知道……也许是唐旺(墨西哥的灵性指导老师,精通无意识心灵之旅与至高心灵的领域)或是别的呢?你知道,例如巫师或是有道之士或是……”
“……或是像恐怖片里的山妖。”彼得接了下去。
“那些山里没有山妖,彼得。总之不会有恶魔的——顶多有一些嬉皮和流浪汉罢了。”
“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山妖,”他纠正我,“可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太怪异了——你想想哪一门子的巫医或术士会在报纸上刊登这种广告,还放在个人广告栏里面?”
“我不知道,也许是专门找像我这样子的人。”我轻声回应,“像我这样敏感又有智慧的灵性追求者。”
“别忘了还长得不难看呢。”他提醒我,“还有——几乎绝望而亟盼援助的。”
“也许,”我以带有神圣使命的嘲弄表情宣布,“也许我受到了召唤。”可是当我宣布时,我注意到我失去了原先那种战栗的感觉,很快我们的话题就转移了,一直聊到上班才互相告别。
那天结束后,我就不再思考这件事了。那晚我泡在麋角酒吧中,等待另一半进入我的生命,同时听着彼得对社会、政治和上门光顾他生意的每一位顾客以及整个世界,所作的玩世不恭而又幽默的批评。等我回到家,钻进我孤寂又温暖的床铺时,“究主”这个人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
第二天早上,我又找到了那则广告;事实上,是广告找到了我,当我一打开报纸时,它就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同样的电流通过我的全身,在彼得露面阻止我之前,我已经将车子开上了公路,用摇滚乐以及狂野的超现实幻想为自己打气。我将成为另一位卡斯塔尼达或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