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必修二知识点 A4
高三复习知识点(必修二)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专题一遗传的分子基础
1、肺炎双球菌有S型和R型两种,形成的菌落分别有什么特点?哪种细菌是有毒的?
S型肺炎双球菌: 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 有毒性,会使小鼠死亡
R型肺炎双球菌: 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 无毒性,不会使小鼠死亡
S型有毒,能使人得肺炎,小鼠得败血症。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R型细菌,无荚膜,无毒;S型细菌,有荚膜,有毒)
Ⅰ:格里菲斯的实验
这几组实验,尤其是第四组实验表明什么问题?
答:已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体内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使无毒性的R型细菌发生转化,变异成S型肺炎双球菌。
3、这种变异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
4、究竟什么使R型细菌转化成为S型细菌的呢?请设计探究试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Ⅱ:艾弗里的实验
实验结果:只有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基上才能长出S型菌落。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最关键的思路是什么?首先从,然后,观察。
,设置1~5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5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1
高三复习知识点(必修二)
、6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S-Ⅲ型细菌中提取、分离出各种成分;分别与R-Ⅱ型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是否有S-Ⅲ型细菌菌落出现)
(相互对照)
(S-Ⅲ型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DNA结构必需保持完整才能行使遗传功能DNA结构被破坏失去遗传功能)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思考:
31415183235 ⑴现有制备好的含H、C、N、O、P、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选用何种元素标记噬菌体?为
什么?
⑵如何制备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
⑶能否用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动物细胞培养噬菌体?为什么?
⑷第二步锥形瓶里提前应装有什么?
⑸在搅拌器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⑹离心之后沉淀与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说明什么?
⑺若实验时间过长,含P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将有何变化?
(8) 请填写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
含S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
含P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
(9)本实验证明了什么?
(1)(S、P;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含S不含P,DNA分子含P不含S,其余两者都有)
(2)(用含有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再用培养出来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3)(不可以,应为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只能转移性的以细菌作为侵染对象)
(4)(没有放射性的细菌)
(5)(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6)(P标记DNA的一组,离心管下部的沉降物中放射性强,说明含有放射性元素的P的DNA进入了细菌菌体,起到了传递并表达遗传信息的作用,是遗传物质,另一组则相反)
(7)(增加,因为培养时间过长,子一代噬菌体已经裂解寄主细菌释放出来,离心处理时这其中带有放射性同位
素的噬菌体在上清液中。)
(8)很高,很低; 很低很高
(9)(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
32323235 323235
高三复习知识点(必修二)
6、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什么?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7、综上: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噬菌体侵染细菌以后,释放出子一代噬菌体,含有哪种放射性同位素?如果释放出来100个子一代噬菌体,其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为什么?
答: 32P ; 2%;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9、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7)RNA (8)RNA (9)DNA (10)DNA (11)RNA (12)DNA 10、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凡是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就是DNA,包括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1、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子一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 D
DNA及氨基酸 12、核苷酸的组成成分?细胞中有几种核苷酸?几种含氮碱基?几种五碳糖? 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G)鸟嘌呤核糖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