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方剂学2.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方剂学2.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0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方剂学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方剂学2
中药方剂学
1, 含义: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2,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3, 方剂: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4,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证审因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5, 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6, 方剂配伍的目的:增强药力,产生协同作用,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扩大治疗范围,控制药物的毒妇作用 7, 药物配伍的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寒热并用、补泻同施、升降相随、散收同用、刚柔相济、通涩并行。制毒纠偏; 引经报使
8, 方剂变化:药味增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
9, 方剂变化的原因:· 病情的轻重· 兼证的有无· 邪正的虚实· 体质的强弱· 年龄、气候、方土****俗 10, 常用剂型简介:汤剂散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11, 煎药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单煎、烊化、冲服
12, 一般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以及以芳香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
宜武火急煎。
13, 补益剂以及部分含毒性药物的方剂,宜文火久煎。
14, 服用的时间: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急性病不拘时候服用;慢性病宜定时服用。
15, 服用的方法:药剂一般宜温服。解表剂、温里剂、补益剂宜热服;清热剂宜凉服。
解表剂
1,【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现“八法”中的汗法。
2,【主治】表证;邪在肌表的疾患
3,辛温解表药:【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脉浮,无汗,项强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
4,辛凉解表药:【适应证】外感风热表证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脉浮,口渴,咽痛,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甘石汤
5,扶正解表药:【适应证】体虚外感表证
【证候】气血阴阳之虚证+ 表证
【代表方】败毒散、加减葳蕤汤
6,凡邪已入里(麻诊已透、痈疮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者)不宜应用。
表里同病者,宜“先表后里”;表里俱急者,则宜表里双解。
7,煎服法:入汤剂不宜久煎,宜热服以助汗,温覆要适度;药后应避风,以免重感外邪;药后不汗,可再服。 1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病伤寒)
【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
【治法】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方解】君: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臣:桂枝—散寒解肌发表,
—温通经络。
佐: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使:炙甘草—和中,调和药性。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体虚外感、新产妇人、失血者均不宜使用。
2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病中风)
【病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方解】君:桂枝—散寒解肌发表,温助卫阳。
臣:白芍—滋养营阴,收敛阴液。
佐:生姜—辛散风寒,助君以解表调卫;温胃止呕;
大枣—补益脾胃;助白芍以和营血。
* 姜、枣相配,助桂、芍以调和营卫。
使(兼):炙甘草—调和诸药
桂、芍相配: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散中有收,使祛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留邪
桂、草相配,辛甘化阳,以助阳实卫;芍、草相配,酸甘化阴,以养阴和营。
辨证要点: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
调和营卫:是指能纠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不和,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证候,治疗上可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纠正这种营卫不和的状态。
3九味羌活汤:【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之证
【病机】风寒湿邪外袭,热蕴于里。表里同病,以表为主;寒热杂夹,以寒为主
【治法】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方解】君:羌活—散寒祛湿,祛风止痛。
臣:防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术—祛风除湿,发汗解表。
* 防、苍相配,助君增强发散风寒湿邪之力。
佐:细辛—搜风散寒止痛
白芷—祛风散寒止痛
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
* 三药辛温香燥,散寒祛风,宣痹止痛。
生地黄—清热养阴,且防辛温之药伤津;
黄芩—清泄郁热。
使:甘草—调和诸药。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脉浮
4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