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3/3/2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是由【4219898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是一种既可用于水田,也可用于旱地耕整作业的组合式耕整机。
由姚若松同志申请的农用微型耕作机(),其行走机构由犁铧和单履带盘构成,接地面积小,接地比压大,在深泥脚水田中耕作时易发生整机严重下陷和打滑,无法正常耕作,因此主要适合于旱地耕作,且稳定性差,只能犁耕,耕作方式单一。由内江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和安岳县农业机械局安岳县机械厂共同申请的轻型水旱两用耕整机(),其行走机构为半截船体式水田行走机构,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水田叶轮、半截船体以及铧架导向机构等,与机耕船相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整机重量,并且船体经拆装后又可用于旱地耕整作业。但由于整机重量近200千克,农机手又需坐在船体上操作,为满足足够的浮力,所需的船体尺寸较大,使耕整机在水田中耕作时转弯半径大,灵活性差,特别不适合于在小面积水田中耕作,也只能进行犁耕,仍然存在着耕作方式单一的缺点。由四川威远县共华微型水耕机厂生产的双轴差距螺旋水耕机(专利号为87205242),通过一对差距螺旋体轴向推进代替叶轮行走,同时在螺旋差距的变量作用下进行破土翻泥,达到旋耕的目的。该机结构紧凑,体积小,但耕作时振动大,直线行驶性差,旋耕时需两个人扶住前后扶手控制方向,且由于无行走轮,田
间转移时需用人力搬抬,劳动强度大。该机旋耕时还易缠草,耕作浅,翻起的泥土对稻茬、杂草的覆盖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该种耕整机结构紧凑,体积小,转移方便,通过装拆组合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耕作,以达到多种用途,耕整效果好,耕作轻便省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在于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包括操作机构、动力行走机构、耕整机具。其中操作机构包括与变速箱连接的操作杆、变速杆、设在操作杆另一端的扶手、离合器手把和油门旋钮;动力行走机构包括变速箱机座、与变速箱机座连接的动力机座、分别设置在两机座上的变速箱、动力机及其传动系统、设置在变速箱机座下方的驱动轴和行走轮;耕整机具包括旋耕滚刀、水田耙轮等。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机座上部设计为平台,平台下部的一端设有支脚,支脚上设置驱动轴。在变速箱机座上设有阻力铲,阻力铲与动力机座对称设置在变速箱机座两端,阻力铲包括阻力臂和阻力棒,阻力臂一端固定有扇形板,在扇形板上沿圆周设有小孔,阻力臂通过扇形板与设置在变速箱机座上的卡座连接,可绕卡座转动,并通过扇形板上的小孔固定其转动角度。阻力臂另一端与阻力棒一端活动连接,阻力棒另一端设计为斜柄。且在变速箱机座下方还设
有切割刀,切割刀包括固定在机座上的横刀杆及与横刀杆连接的纵向刀片,纵向刀片另一端则设置在耕作机具的间隙中。
上述阻力铲与动力机座可对换设置,操作杆、变速杆及离合器手把则与阻力铲同向设置,以用于不同的耕整方式。
上述动力机座下方设有防陷托体,该托体可设计为撬板形、鱼背形或船形,与动力机座上的挂耳活动连接,以用作水耕时使用。
上述变速箱机座上的卡座设计为“U”形,卡座与变速箱机座螺纹连接,与阻力臂一端的扇形板通过销轴连接。
上述阻力棒斜柄与直柄之间的夹角为90°~160°。
上述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的齿轮直径小于箱体上的轴孔直径,以便于装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拆卸和装配可将耕整机组合成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以分别适用于水田和旱地不同的土地特性的耕作要求。在进行深泥脚水田耕作时,可加装防陷托体,由此增大了耕整机的接地面积和浮力,解决了单独依靠行走轮或耕整机具支承整机重量而导致耕整机下陷过深、滚动阻力过大和打滑而无法耕作的问题,保证了耕整机的正常工作。由于设有可调式阻力铲,根据不同的土质特性,可通过扇形板上的小孔调整阻力棒在土壤中的倾角,改变阻力的大小,使之与耕整机具在翻土时所需的后拉力相适应
,从而保证耕整机不会超负荷停机,并且提高土地的耕整质量以及土壤对稻茬、杂草的覆盖效果。由于设置有切割刀,可及时切断耕整机具卷起的稻茬和杂草,避免了耕整机旋耕、耙田时刀轴缠草堵泥造成负荷增大和振动剧烈。该种耕整机无论是在水田或是在旱地中耕作时,都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性,耕作时振动小、不打滑、工作平稳,直线行驶性好。该种耕整机结构简单、新颖,体积小、重量轻,整机自重仅70千克,能水旱两用,转弯灵活,特别适合小块田地的耕作。若将驱动轴上的耕整机具换为行走轮,则可方便地进行田间转移。该机操作轻便省力,仅需一人即可随机耕作,特别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的耕整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深泥脚水田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旱地或浅脚田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
图1的C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以用于深泥脚水田耕作的本实用新型为例,由操作杆4、变速杆5、设在操作杆一端的扶手1、离合器手把2、油门旋钮3等构成操作机构;由变速箱机座6、动力机座13、分别设在两机座上的变速箱10、动力机12、三角带11、变速箱输入轴
8、驱动轴16和行走轮等构成动力行走机构;由切割刀7、旋耕滚刀17构成耕整机具;还包括设在变速箱机座6上的阻力铲19、设在动力机座13下部的防陷托体14。操作杆4一式两根,对称设置在变速箱10顶部的连接座上,另一端是扶手1,油门旋钮3与动力机12的油门控制线连接,离合器手把2与变速箱10的离合器控制线连接。变速箱机座6上部为平台,平台一端下部设有支脚,该支脚与平台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变速箱10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箱机座6的平台上,设有一个快挡、一个慢挡两个变速挡位,变速箱体上的动力输入轴8上的齿轮直径小于输入轴安装孔径,可方便地将动力输入轴8连同轴上的齿轮一起从安装孔中装入或取出,始终保持轴柄上装有离合器和皮带轮的一端与动力机12的动力输出轴位于同一端,并通过三角带11与动力机12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设在变速箱机座6支脚上的驱动轴16连接。驱动轴16的轴心与变速箱机座6的平台近端距离为80mm,远端距离为320mm,旋耕滚刀17则安装在驱动轴16上。动力机座13通过螺栓与远离驱动轴16一端的变速箱机座平台连接,动力机12采用4马力,转速2600转/分的170F型柴油机,固定在动力机座13的平台上,在动力机座两侧对称设有两对螺孔和一对挂耳15,可根据不同的土质特性使挂耳15固定在不同的螺孔中,以调整耕整机的重心位置,满足其平衡条件。防陷托体14采用镀锌铁皮制成撬板形,长度
600mm,宽度450mm,,仓体空腹深度100mm,采用铁管作为仓体的三角支撑骨架,并在该支撑骨架上端开有直径15mm的轴孔,通过螺栓与挂耳15连接。在变速箱机座6靠近支脚一侧设有“U”形卡座,与变速箱机座6通过螺栓连接,卡座上设有大、小销孔,用以与阻力铲连接。阻力铲由阻力臂19和阻力棒20构成,阻力臂19长480mm,宽30mm,厚10mm,一端焊接有半径为80mm,厚10mm的扇形板,该扇形板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6个直径10mm的小孔,通过卡销与卡座上的小孔连接,用以调整阻力臂19及阻力棒20的倾斜度,以分别适应不同土质特性的耕作(土质硬,阻力棒与地面夹角大),在扇形板上还设有直径15mm的孔,通过销轴与卡座上的大孔连接,以便阻力臂19绕该销轴转动。阻力臂另一端开有30mm×10mm的长方形通孔,阻力棒20一端插入该通孔中并通过螺栓锁定,阻力棒20直柄长500mm,宽28mm,厚8mm,斜柄长80mm,直柄与斜柄之间的夹角为130°,且斜柄的弯曲方向背离变速箱机座6。切割刀7横向固定在变速箱机座6的两端,横刀杆直径15mm,长350mm,纵向刀片设置四对,对称分布在两边的横刀杆上,纵向刀片为双面刃口,长200mm,宽30mm,厚5mm,一端与横刀杆焊接,另一端插在旋耕滚刀17的刀片间隙中。该种结构整机重心偏移到防陷托体14上,降低了整机接地比压,克服了单独依靠耕整机具支承整机重量而导致耕整机在深泥脚水田中严重下陷打滑的缺陷,保证了耕整机正常、有效地工作。
实施例二以用于旱地或浅泥脚水田为例,动力机座13通过螺栓与靠近驱动轴16一端的变速箱机座6的平台连接,阻力臂19随卡座18一起连接在与动力机座13对应的变速箱机座6的另一端,操作杆4、离合器手把2、变速杆5相应地调整为与阻力铲同向,防陷托体14则从挂耳15上取下,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此时整机重心靠近驱动轴16轴心,耕整机重量由旋耕滚刀17支承,保证了耕整机的平衡。
,包括操作机构、动力行走机构、耕整机具,其中操作机构包括与变速箱连接的操作杆、变速杆、设在操作杆另一端的扶手、离合器手把和油门旋钮;动力行走机构包括变速箱机座、与变速箱机座连接的动力机座、分设在两机座上的变速箱、动力机及其传动系统、设置在变速箱机座下方的驱动轴和行走轮;耕整机具包括旋耕滚刀、水田耙轮;其特征在于变速箱机座上部设为平台,平台一端的下部设有支脚,支脚上设置驱动轴;在变速箱机座上设有阻力铲,阻力铲与动力机座对称设置在变速箱机座两端,阻力铲包括阻力臂和阻力棒,阻力臂一端固定有扇形板,在扇形板上沿圆周设有小孔,阻力臂通过扇形板与设置在变速箱机座上的卡座连接,可绕卡座转动,并通过扇形板上的小孔固定其转动角度,阻力臂另一端与阻力棒一端活动连接,阻力棒另一端设计为斜柄;在变速箱机座下方还设有切割刀,切割刀包括固定在
机座上的横刀杆及与横刀杆连接的纵向刀片,纵向刀片另一端则设置在耕作机具间隙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铲与动力机座可对换设置,操作杆、变速杆及离合器手把则与阻力铲同向设置,以用于不同的耕作方式。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座下方设有防陷托体,该托体与动力机座上的挂耳活动连接,以用作水耕时使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陷托体可设计为撬板形、鱼背形或船形。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机座上的卡座设计为“U”形,卡座与变速箱机座螺纹连接,与阻力臂一端的扇形板通过销轴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棒斜柄与直柄之间的夹角为90°~160°。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动力输入轴上的齿轮直径小于箱体上的轴孔直径,以便于装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旱两用组合式耕整机,包括操作机构、动力行走机构及配套耕整机具。变速箱机座纵向设计为三角形
,驱动轴设置在三角形下端支脚,在变速箱机座下方设有切割刀,并在变速箱机座上与动力机座对称设有可调式阻力铲,两者可对换设置以用于不同的耕整方式,且在用于深泥脚水田中耕作时则在动力机座下方加装防陷托体。该种耕整机通过装拆组合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耕作,结构简单新颖、重量轻、振动小、稳定性好、耕整质量高、田间转移方便,特别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的耕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