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物联网智能农业.ppt

格式:ppt   大小:1,43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联网智能农业.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0/10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联网智能农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联网——
智能农业。
————12物联网34袁秀英
农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国内现有温室的种植方式:粗放型种植,根据农民祖辈相传的经验
国外倡导的精细化农业种植:不仅节约成本,还能保证果蔬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实现增产增收
以西红柿种植为例:根据我们和以色列同行的交流,以色列采用精细化种植的西红柿可以实现亩产50吨,而北京平谷东高村的农户,亩产仅在7吨左右。
实现精细化农业的前提是环境数据的精细化控制,这必然要求农户购买环境监测设备
农业市场容量及前景分析
以温室为例:全国共有温室250万公顷,大型连栋温室2000公顷(根据北京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的数据)
以示范园为例:全国共有5000个大型示范基地
以养殖场为例:仅北京周边有2万个养猪基地(根据北京客户首农集团经理数据)
物联网农业的创新技术
以物联网为平台,以云计算为核心,采用模块化的思想,搭建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物联网系统。系统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集农业生产现场数据,并通过传输网络将资料传输到管理中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中枢收到数据改变温室的湿度,温度等等。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智能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主要依靠感官经验,而不是精确。
完全依赖人工控制种植过程,无法对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尤其以科研机构和大型种植基地为例,温室的种植往往是聘请农民工,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使得难于对他们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
在科研基地、示范基地、观光农业,存在用户需要远程了解温室环境的需求,对于此类需求,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满足。
系统实现功能
1:可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光照、空气洁净度、供电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2: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湿度报警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式包括:现场多媒体声光报警、网络客户端报警、电话语音报警、手机短信息报警等。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监测,系统可在不同的时刻通知不同的值班人员;
3:数据集中器提供USB接口,在没有配监控电脑或监控电脑损坏、瘫痪,可随时用U盘导出将数据转至其它电脑。
4:数据集中器端提供具有信号输出协议的端口,可接通信设备(GPRS IP MODEM等)进行无线传输。
5:温湿度监控软件采用标准windows 98/2000/XP全中文图形界面,实时显示、记录各监测点的温湿度值和曲线变化,统计温湿度数据的历史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累积数据,报警画面。
6:监控主机端利用监控软件可随时打印每时刻的温湿度数据及运行报告。
7:强大的数据处理与通讯能力,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访问监控电脑,在线查看监控点位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实现远程监测。系统不但能够在值班室监测,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可以非常方便地观看和监控。
8:系统可扩充多种记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能进行绘制棒图、饼图,进行曲线拟合等处理,可按TEXT格式输出,也能进入EXCEL电子表格等office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9:控制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由于采用硬件功能的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
10:系统设计时预留有接口,可随时增加减硬软件设备,系统只要做少量的改动即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可根据政策和法规的改变随时增加新的内容。
11:设备改进、检修过程中及检修完成后,均不需要停止或重新启动机房监控系统。
12:系统都均做可靠行接地,以防静电。
系统中所涉及到一系列的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