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开心果 2023/3/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杉木近熟林施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施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背录技术杉木(Cunningh咖ialanceolata(Lamb.)Hook)是一种速生丰产树种。在杉木产区,许多立地的土壤有效P、K含量较低,加之栽培过程中地力衰退明显,严重影响到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现有技术中,关于杉木施肥,大都集中在幼林施肥,而对成熟林的施肥效应研究缺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杉木近熟林产量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需施肥的杉木林的立地指数为1218、林分密度为10001500株/公顷,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00600g、钙镁磷肥400600g。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由亍需施肥的杉木林的立地指数为1218、林分密度为10001500株/公顷,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00600g、钙镁磷肥400600g。能提髙杉木近熟林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选择立地指数为1218的杉木林进行施肥、林分密度为10001500株/公顷,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00600g、钙镁磷肥
400600g。当立地指数为1315、林分密度为ll'001300株/公顷时,每株衫木的施肥量可以为尿素200300g/株、钙镁磷肥400600g/株。其中,当立地指数为14、林分密度为1200株/公顷时,每株衫木的施肥量可以为尿素250g/株、钙镁磷肥500g/株。当立地指数为1517、林分密度为12501450株/公顷时,每株衫木的施肥量可以为尿素400600g、钙镁磷肥400600g。其中当立地指数为16、林分密度为1350株/公顷时,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500g、钙镁磷肥500g。施肥的方法可以是,首先在每株杉树的上坡冠幅边缘下挖弧形沟,然后在所述弧形沟中施肥,并在施肥后立即覆土。弧形沟距树干可以是50-100cm。弧形沟的长50—150cm、宽10—20cm、深20—30cm,如弧形沟的长100cm、宽15cm、深25cm等。具体实施例首先选择试验用的林分选择位于中国亚热带的20年生杉木人工近熟林为近熟林施肥试验林,分14立地和16立地两个指数。试验林曾间伐l-3次,保留密度14指数为80株/亩,16立地为90株/亩,母岩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黄红壤。试验设计田间试验采用正交设计L9(34),共9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重复三次,每小区量测株为30株树。对各小区进行编号,每小区保留30株树,按照不同密度要求进行间伐,小区之间留保护行2-3行。试验林施肥于1997年4月-5月进行施肥,尿素分两次施入,最后一次追肥在5月上旬完成。氮肥为尿素,磷肥为钙镁磷肥。在每株树上坡冠幅边缘下挖弧形沟,长约
100cm,宽15cm,深20—30cm,距树干50-100cm。施肥后立即覆土。每年进行一次调査。如表1所示,尿素N施加量和钙镁磷肥P施加量及林分密度D分别设3个水平,进行试验。表l14、16立地指数近熟林施肥因素水平表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表l中,14指数CK为1200株/公顷,16指数CK为1350株/公顷施肥效果如表2所示,14立地指数近熟林施肥在施肥的当年,密度(D)对林分直径(△D)的净生长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P素(),氮N素最后();第2年三个因子的影响大幅度下降,N素与密度几乎无影响,P素有一定影响():第3年N素和密度又有一定影响,偏相关系数随之增大,反应出施肥与密度的作用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对材积净增量(AV)的分析表明,N、P、D的影响更加明显,施肥后前两年的材积净增量与密度相关性最大(),其次为N素(),P素最后();从98年1年的材积净增量看,影响因素仍然是密度和N素,P素几乎无影响。但从整个3年的净增量比较,密度的影响仍然最大(),N素和P素的效果接近,()。表2表明,16立地指数施肥其效果与14指数不完全相同。在施肥的当年,N素对林分直径的净生长量影响最大
(),其次是密度D(),P素最后();第2年三个因子的影响大幅度下降,但仅有N素对林分平均直径净生长量有一定影响();第3年N素、P素和密度均有一定影响,偏相关系数较低。对材积净增量的分析表明,N、D的影响非常明显,施肥后前两年的材积净增量与密度相关性最大(),其次为N素(),P素最后():从98年1年的材积净增量看,影响因素仍然主要是密度,N素和P素的作用均下降,相比较N素下降的幅度更大()。从整个3年的净增量比较,密度的影响仍然最大(),这一点与14指数施肥是一致的,但N素和P素的效果却不同,相比较而言,N素的作用大于P素,。3019。如果从14和16立地指数的施肥效果比较,16指数施肥效果优于14指数。表2试验因素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偏相关分析(偏相关系数)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表2中,R为复相关系数。下面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施肥方案如表3所示,14指数林分,在施肥的当年,以直径生长指标分析,N素以3水平(表l中的水平,下同)为最好,P素以2水平为好,密度以l水平为好;以施肥第2年的直径净生长量指标分析,N素仍是以3水平最好,P素仍以2水平为好,密度以2水平为好;施肥第
3年,N素以第2水平为好,P素以3水平为好,密度以2水平为好。以材积净生长量指标分析,在施肥后的前2年,N素以2水平为好,P素为2水平最好,密度以3水平为好。3年总的分析结果与2年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16指数林分,在施肥的当年,以直径生长指标分析,N素以3水平为最好,P素以I水平为好,密度以2水平为好;以施肥第2年的直径净生长量指标分析,N素仍以3水平最好,l'素以1水平为好,密度以3水平为好;施肥第3年,N素以第l水平为好,P素以2水平为好,密度以3水平为好。以材积净生长量指标分析,在施肥后的前2年(1997-1998),N素以3水平为好,P素为2水平最好,密度以3水平为好。从3年总的材积净增量分析,N素仍以3水平为好,P素仍为2水平最好,密度仍以3水平为好。综上分析可以确定对于14立地指数,杉木近熟林施肥最佳方案为N2P2D3(N、P、D分别为孝1中的水平2、2、3);对于16立地指数林分,施肥最佳方案为N3P2D3(N、P、D分别为表1中的水平3、2、3)。表3试验因素对杉木林分生长影响的偏相关分析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结论,对于14立地指数的20年生杉木近熟林施肥,N素和P素的效应相近;对于16指数林分施肥N素和P素,N素的肥效显著大于P素。对于14立地指数林分,最佳施肥方案为密度80株/亩+尿素250g/株+钙镁磷肥500g/株(N2P2D3),施肥林分比未施肥林分3年净增加材积
,增加量达8%;对于16立地指数林分,最佳施肥方案为密度90株/亩+尿素500g/株+钙镁磷肥500g/株(N3P2D3),'Vhm2,%(N3P2D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投资回收期短。本发明以杉木近熟林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林木对施肥的反应,提出最优施肥技术,可为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髙、地力衰退的防治及营养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施肥的杉木林的立地指数为12~18、林分密度为1000~1500株/公顷,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00~600g、钙镁磷肥400~600g。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地指数为1315,所述林分密度为11001300株/公顷,所述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00300g/株、钙镁磷肥400600g/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地指数为14,所述林分密度为1200株/公顷,所述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50g/株、钙镁磷肥500g/株。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地指数为
1517、林分密度为12501450株/公顷,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400600g、钙镁磷肥400600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地指数为16,所述林分密度为1350株/公顷,所述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500g、钙镁磷肥500g。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酋先在每株杉树的上坡冠幅边缘下挖弧形沟,然后在所述弧形沟中施肥,并在施肥后立E!IJ覆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沟l^树干50-100c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沟的长50-150cm、宽10—20cm、深20—30c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沟的长100cm、宽15cm、深25ctn。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近熟林施肥的方法,需施肥的杉木林的立地指数为12~18、林分密度为1000~1500株/公顷,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00~600g、钙镁磷肥400~600g。当立地指数为14、林分密度为1200株/公顷时,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250g/株、钙镁磷肥500g/株;当立地指数为16、林分密度为1350株/公顷时,每株衫木的施肥量为尿素500g、钙镁磷肥500g。可以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防治地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