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docx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2023/3/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是由【春天的小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敏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语出《论语·里仁》,言约意丰,含义警策,向来为人们所传诵。
君子的言要讷,君子的行要敏。讷言其实不是心里的愚钝木讷,而在于由思想深邃形成的一种浑朴委婉。聪敏也不是天生的生而知之,而是在于后天勤敏的考虑追求。
讷言以寡失。《鬼谷子·本经符》说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以及《朱子家训》中的“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都表示言多必失,
动辄得咎。《诗·大雅·抑》中亦有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
之玷,不可以为也。”白圭的斑点能够磨掉,而说出口的错误没法挽回,
讷言慎言,极其重要。讷言之人,必然拥有极其强盛的定力,心中对
事对人亦是清明如镜,遇事必在心中思索一再,剖析利害,出口之语
也会考虑前因结果,所以得而减少患失。老子曾说:“多言数穷,不
如守中。”做到“大辩若讷”,守静慎言,自然寡失。
讷言可守拙。讷言敏行之人,即使有时不如别人光辉刺目,但却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难以磨灭。李靖是唐代名将,并不是能说会道之人,史册称李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似不可以言”。但他精晓兵法,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常常向他请教兵法。再看梁武帝时的名将冯道根,为人谨厚木讷,在战场上能攻
能守,屡立奇功。每场战斗结束后,“诸将争功,道根独默。”但梁武帝并无因冯道根默不作声而忘掉他的功绩,提携他为豫州刺史,对冯道根的为人作风和做事能力,梁武帝特别赏识,他以前叹息道:
“道根所在,令朝廷不复忆有一州。”多言者,轩露头角,惹人注视,虽风光一时,但却难以长久。常常会遭人妒忌诬陷,难得善终。而讷言守拙者,虽一时蒙尘,但却可守中,避开芒刺,笑傲江湖。
讷言而敏行。子曰:“先行其言尔后从之。”由于行难言易,所以孔子素来主张言从迟而行求疾。世人多是先言后行,且能真实行者少之又少,多是只言不可以。赵括纸上谈兵的例子早已熟****叶公好龙也熟记于心。只唱高调而不求实于行动之人,终归不过逗留于表面,难以深入。“实干胜于雄辩”,幻想空说而不付诸行动,不可以能真实地解决问题,只好是误时耽误事情。实干兴邦,而多言不可以就只会限于能歌善舞,此非有志之人。真实有志之人,讷言而敏行。
孔子主张“讷言”,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敛所合,他侧重于行动,鄙于多言,侧重于沉思,鄙于张扬。勤于思敏于行,讷于言敏于行。讷言之必需性,敏行之重要性,正是中国古代哲学不可以或缺的一部分。
多言,必会如人间之浮华般,空幻不实。
讷言,则会如久磨之宝剑般,锋锐难抵。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敏行,多思戒躁,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