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0
文档名称:

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 解读载人航天精神-军事科学.pdf

格式:pdf   大小:1,009KB   页数:1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 解读载人航天精神-军事科学.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10/11 文件大小:10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 解读载人航天精神-军事科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飞天梦想越千年
从嫦娥奔月说起
嫦娥奔月是中国最古老的、也是最具魅
力的美丽传说。它引发了世人诸多神奇的遐
想⋯⋯
题记
古籍《淮南子览冥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传说:上
古夷族的首领后羿推翻夏代君王太康,自立为君,号有穷
氏。后羿幻想长生不老,前往天庭从西王母那里要来不死
药,放置家中。后羿之妻嫦娥得知后,偷吃了不死药,事发
后,嫦娥无面见诸后,便独自飞天投住于月亮。嫦娥奔月
以后,整日思念后羿,遂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下凡人间,与
后羿团圆。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
天夜夜心”的佳句。“嫦娥奔月”与“女娲补天”、“夸父追
日”等神话的广泛流传,诱发世人仰望浩瀚无垠的天空,萌
生出无限的遐想与渴望:这天空到底有多大,会是个什么模
样?这太阳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大的光亮,它从哪里升起,又
落于何方?这月亮为什么如此静荧,又为什么会时而圆圆
亮,时而弯弓长?
有了嫦娥奔月的梦幻,才有了人类飞天的开端⋯⋯
在中国的唐代,著名的“药王”兼炼丹师孙思邈在他的
著作丹经》中记载了制造火药的配方。此时中国人就已经
尝到了火药爆炸的滋味。火药发明后,人们把它用来制作爆
竹;爆竹燃烧炸裂时所产生的反作用推进现象,引发了火药
推物飞升的设想;利用火药推进箭镞取代拉弓射箭,这种真
正靠火药的反作用力飞行的箭“火箭”,在距今千年的
中国宋代诞生了。
公元世纪,中国明代一位叫万户的人进行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力量飞天的试验。这位中国绅士和学
者,先是制造了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并用一把椅子固定
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万户在构架上绑了支大大的火箭,
万户自己坐在椅子上,然后,命令其仆人按口令用火把点燃
构架上的所有火箭。火箭发出轰鸣,喷出一股股火焰。万户
在这阵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人类首次进行火箭飞天的尝试
未获成功。万户的飞行原理无疑是对的,全世界都公认万户
是第一个宇航员。人类真正在月球上命名的第一个海,叫
“万户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为“万户山”。万户飞天的尝试证明:中国人是火箭的发明
者,也是首先利用火箭将人载到空中的幻想者。
孙思邈的火药发明,万户的火箭载人升空的尝试,开阔
了人类飞天的梦境,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智慧之门。
在俄国, 年,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齐齐奥尔科
夫斯基出生。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版幻想小说《在
月球上》,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年,齐奥
尔科夫斯基发表论文《宇宙飞船》,绘制了前部为宇航员座
舱,后部为燃料贮箱的宇宙飞船外形。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构
想和理论,使其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征服宇宙的先驱思想
家、理论家。
在美国, 年,罗伯特戈达德出生。戈达德中学时
代就萌发了遨游太空的奇想。年,他开始研究火箭动
力学理论; 年,点燃了一枚放在真空容器内的固体燃
烧火箭; 年,建起一座液体推进剂火箭静态试验和发
射基地; 年,制造一台小型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年月日,世界第一枚液体推进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
以煤油和液氧为推进剂的火箭点燃后,向上飞行米,转
向后沿水平方向飞行米落地,整个飞行时间秒。戈
达德的火箭是由液体燃料助推而不是火药,其所携带的液体
氧作为氧化剂,在人类火箭工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德国, 年,韦纳冯布劳恩出生。年,布
劳恩等人在柏林郊区,把一个废弃的军火库改造成火箭飞行
场; 年,一颗名为“米拉克”一号的火箭点火后,迅
速上升到多英尺,然后开伞降落到地面; 年,布
劳恩率领的火箭研究组成功地将配有新控制仪器的液体
实验火箭送上了千米的高空; 年月日,布劳恩
研究组的第三枚火箭从波罗的海海滨冉冉升空,火箭垂直飞
行秒后,转向水平飞行,第秒切断电源,第秒发
动机关机,第秒火箭落入大海。测试跟踪表明,导弹上
的发报机持续工作分多钟,并指示出在波罗的海的弹着
点。这就是被德国命名的“火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苏联之间开始了航天
竞赛。此后的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第一枚洲际导
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载人航天、宇航员第一次
太空行走、人类第一次登月⋯
千年历史,千年梦幻,千年发展。中国经历了千年封建
统治的腐败堕落、封建经济的闭关锁国、封建文化科学的愚
昧落后。火药、火箭的故乡,曾经让世界刮目相看、惊叹不
已的泱泱大国,在科学技术的进程中,在圆梦飞天的遐想竞
飞中,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后边。
面对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步伐,刚刚跨入社会主义的中
国,一代伟人重新唤起中华儿女千年飞天的梦想,精心描绘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