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爱 在路上.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爱 在路上.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爱 在路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爱在路上
2012年7月26日,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两名“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志愿者郭涛和贺烽,于早上7:00由太原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再次来到17岁的艾滋病孤儿韩玉的家乡--武乡县洪水镇新寨村。志愿者们此次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把韩玉从家送到临汾的“绿色港湾”艾滋病学校去。
刚到村口,志愿者们就被早已等候在这里的韩玉高兴地迎进了大伯的家。由于长期服用抑制艾滋病毒扩散的药物,17岁的韩玉看起来还是7、8岁的样子,但与冬天相比,此时的她气色还算不错,圆圆的脸上略带着些红晕,笑容也显得那么灿烂。家里的午饭是大米,黄瓜炒鸡蛋、洋葱炒木耳、炒茄子和油炸花生米,几个菜虽然简单,但却是为迎接志愿者特意准备的。吃饭时,六十多岁的大伯告诉志愿者,韩玉的妈妈在韩玉出生前不慎输了不正规的血液,这使韩玉一出生便携带了可怕的艾滋病毒。前段时间,大伯的儿媳妇在生孩子时遇到了大出血的情况,可为了避免重演韩玉家的悲剧,大伯一家坚决不同意镇卫生所给儿媳妇输血。对于他们来说,输血已经是他们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韩玉的妈妈在韩玉十岁的时候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爸爸也在三年后去世,成为孤儿的韩玉只能被送进了“绿色港湾”生活了四年。韩玉的大娘哽咽地说,大伯一个人种了二十多亩地,一大家人全靠他养活,照顾韩玉实在不容易,幸亏有国家“四免一关怀”的好政策,不然韩玉这孩子就真的没救了,要是什么时候有人能治好艾滋病就好了。而在饭桌上的韩玉却一直低着头,挑动着碗里的菜,
一句话也没有说。
午饭后,韩玉牵着郭涛的手在村子里走了一会儿,告诉郭涛,她多希望有更多的哥哥姐姐能来家里看她,有更多的朋友能和她在一起玩儿,陪她一起说说话,打打羽毛球。村子里虽然也有少数孩子和她玩儿,但这些孩子家长对她既同情又远离的态度却让她感觉很不舒服。就算是在大伯家,那一副专门为她准备的碗筷和不准她在盘子里夹菜的规矩也让她时刻觉得自己确实和别人不一样,自己是个艾滋病毒携带者。韩玉说这学期她们学校又来了四个10岁左右的孩子,看到他们,她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但在心里,她多么希望不要再有小朋友被送到这里。路边,一株向日葵在风中摇摆,韩玉说自己最喜欢向日葵,喜欢它总是向着太阳,总是沐浴着阳光……
下午稍作休息后,两位志愿者带着韩玉离开了村子,踏上了去往“绿色港湾”的路程。在从武乡到太原的长途车上,韩玉一路上望着窗外的风景,她指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大山,蜿蜒环抱着庄稼的河流还有升着袅袅炊烟的人家,对志愿者说:“这世界真的好美”。当汽车途径山西大学时,韩玉显出了异常的兴奋,她紧紧贴在车窗上,告诉志愿者们,她想到山西大学里去看看,看看山西大学有多大,看看志愿者们的教室是什么样子。她也想上大学,学****更多的知识,也去做一名志愿者,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之后,志愿者们和韩玉转乘了晚上23:07由太原开往临汾的列车。夜晚的空调车上有些寒冷,乘客们大都已和衣而睡,志愿者贺烽为韩玉披上自己的衬衣,郭涛双手搓着韩玉的胳膊,为她驱寒,韩玉红着眼睛,低声对志愿者们说:“哥哥,麻烦你们了”。此时,车窗外的月
亮是那么明亮。
7月27日早上,志愿者将韩玉安全送到“绿色港湾”,韩玉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这次送韩玉到学校的经历让郭涛和贺烽两位志愿者心生许多感想。
志愿者郭涛说:韩玉其实与其他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