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性和含量测定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性和含量测定综述.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性和含量测定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性和含量测定综述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测定方法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对丹皮中丹皮酚的测定方法进行详细综述。牡丹皮中含有的丹皮酚具有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对现代医药研究与应用有着重大意义。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酚定性和含量测定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湿热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打伤痛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1]。
丹皮酚又名牡丹酚、芍药酚,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为白色或微黄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无色针状结晶(乙醇),熔点49℃-51℃,气味特殊,味微辣,易溶于乙醇和甲醇中,溶于***、***、苯、***仿及二硫化碳中,稍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不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汽挥发。丹皮酚可随水蒸气蒸馏,且在紫外光区有强烈吸收,在274nm波长处E(1% 1cm)为862,利用此性质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皮酚具有抗炎、镇静、降压、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丹皮酚的含量高低是作为衡量牡丹皮品质优劣的一种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
目前,丹皮酚的定性含量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等。以下是对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的简要介绍。
一、丹皮酚提取分离方法
-煎煮法蒸馏-煎煮法
蒸馏-煎煮法蒸馏-煎煮法是指先蒸馏提取挥发性成分,药渣再加水提取的方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提取。丹皮酚随蒸气馏出后,在冷藏状态下大量析出,滤过干燥即可用于成型,保存方便且转移率较高[2],但其提取率远低于醇提法[3];提取过程中选择适宜的pH范围使丹皮酚溶解,并确保溶液贮存过程中的稳定已成为丹皮酚提取液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在蒸馏过程中可以加盐、先加碱后加酸等提高提取率,研究认为加盐蒸馏法是丹皮酚提取的最优方法;为了提高其在水中溶解度,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等途径来解决问题,有文献报道将其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能降低其挥发性,增加其溶解度[4]
2 醇提法
醇提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40℃温度下回流提取,即可将丹皮酚提取出来。醇提法提取工艺简单,有效成分提取多,似应为牡丹皮提取的最佳方法,但问题在于醇提液的后处理困难,因丹皮酚熔点低、挥发性强,实际生产中难于仅除去乙醇而不损失较多的丹皮酚,且提取过程中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丹皮酚的含量和收率就越低[5]。
3 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应用超临界萃取法是当前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提取温度
低、时间短等优点。在15 MPa ,52 ℃的提取条件下, h后其丹皮酚提取液为淡红棕色液体,冷藏后自动分层,上层为淡黄色液体,下层为淡红棕色固体[5]。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的丹皮酚量少,远低于文献报道值,该方法能萃取出大量脂溶性成分。因CO2 是非极性物质而酚苷类成分极性较大,故未能将该类萃取出来,这也是导致总提取物收率较低的一个原因[7]。为提高丹皮酚及酚苷类成分的收率,并保持本方法的提取特点,可考虑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并加入夹带剂,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