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pt

格式:ppt   大小:71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3/3/26 文件大小:7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是由【qingq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当代认知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奈瑟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心理学家常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作比拟来说明人类的学****和人脑加工信息的过程,因而把研究的焦点放在追溯、描述心理运演的顺序和它们的产品上。

*
现在是1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早在1868年,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就发表了有关信息加工研究方法的论文。他认为,反应时(reactiontime)反映了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这类基本因素,因此可以用来作为分析比较复杂的行为反应的基本成分。这种反应时测量方法,成了现代信息加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艾宾浩斯1885年对无意义音节记忆的研究,也是这方面的探索。

*
现在是2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计算机科学的蓬勃兴起,为心理学家分析和推断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因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人们有可能分析人的内部心理状态和过程。
西蒙等人在50年代后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以表明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心理现象,因而,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根据信息加工系统予以阐明。
人被看成是信息加工者。凭借信息加工模式,能把格式塔心理学关于认知和记忆重组的某些推测,用一种类似计算机程序的方式编制出来。这就为研究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

*
现在是3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一、信息加工理论概述
有人区分了对当今信息加工理论有影响的三种理论:(1)由埃斯蒂斯和斯彭思等人最早提出的学****的数学理论;(2)强调以选择性注意为起点、长时记忆痕迹为终点的信号探示理论;(3)注重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模拟的计算机模型理论。
按照斯奈尔贝克的观点,目前,被认为属于信息加工理论范围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1)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2)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3)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
现在是4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一)信息论和信息分析
美国学者香农()被公认为是信息论之父,他为了解决信息编码的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数学处理。他舍弃通信系统中消息的具体内容,把信息源发生的信息仅仅看作一个抽象的量;他把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到通信领域,提出了信息熵的数学公式,从量的方面来描述信息的传递与提取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他设计了一套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测量信息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信息理论的基础。

*
现在是5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心理学家们改编了香农的信息测度和理论。呈现给被试的刺激是与通讯系统中的信息源和传送者相应的。通道被作为人类被试的特征;被试对信号加以编码和作出正确的反应是最大精确度,被称为是他的通道能量。
信息分析把主要焦点放在被试在一系列尝试中对所呈现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一致性程度上。

*
现在是6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二)计算机模拟
把人视作信息加工者,这一观念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家们发现,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用来描述人类思维和学****的方式。一些研究人员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问题解决过程和学****过程。这样,心理学家就不再只是推测在“暗箱”内部所发生的事情了。
关于计算机与人类信息加工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发展:一方面,用人类思维过程作为改进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程序的指南。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计算机加工的兴趣,集中在模拟人类问题解决过程上。

*
现在是7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最初用计算机成功模拟人类思维是由纽厄尔与西蒙设计的,这个程序称为“逻辑理论专家”的程序能用来证明形式逻辑中的各种定理。
1972年他们又设计了一种更为精细的问题解决系统,称之为“一般问题解决者”。这个程序所认为是人类问题解决活动之基础的大量策略组合在一起,不但能够证明逻辑定理,而且能够下棋、谱曲等。
由此,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行为所涉及的基本结构,称之为“信息加工系统”(IPS)。

*
现在是8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
现在是9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理论
(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有些心理学家,在承认计算机模拟对心理学发展所起作用的同时,认为计算机不能实际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如,奈瑟认为,计算机程序编制一般只涉及心智的因素,忽视情绪或情感方面的因素;计算机程序中的记忆太完美了,以致不能作来代表人类的信息存贮过程;计算机程序在类推人类信息加工的复杂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这些局限使得它不能适当地描述和检验人类学****和信息加工。

*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5页\编辑于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