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8
文档名称:

2023年02月浙江嘉兴秀洲邮政管理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5,264KB   页数:3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02月浙江嘉兴秀洲邮政管理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住在山区的Jack 2023/3/26 文件大小:5.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02月浙江嘉兴秀洲邮政管理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02月浙江嘉兴秀洲邮政管理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是由【住在山区的Jac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02月浙江嘉兴秀洲邮政管理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02月浙江嘉兴秀洲邮政管理局招考聘用编外人员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共350题)
,就是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


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故表述正确。
:
①淞沪会战
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湘西会战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①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标志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大同平型关对日军的一场伏击战,以八路军获胜告终,是八路军出师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
③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役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摧毁正太路交通;第二阶段(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主要据点;第三阶段(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④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中方称“芷江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①②③④。
因此,选择A选项。
淞沪会战(别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该战役是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的全面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国军队毙伤敌4万余人,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计划。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首次主力会战,也是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中国军民浴血苦战,为迁出上海等地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争取了时间,对坚持长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民主国家乃是这样的国家,在那里,主权的人民受自己制定的法律领导,自己去做可能做的一切事情。”这段话的观点在于启示我们: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根据题干关键词“人民受自己制定的法律领导”“去做可能做的一切事情”可知,民主国家的法律由人民制定并保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解答本题需要正确理解“主权的人民受自己制定的法律领导,自己去做可能做的一切事情”这段话的意思,并结合选项进行判断。本题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法律是由谁制定的”“法律的保护范围”“法律维护谁的利益”等,这样答案就不难确定了。A项错误。人民是法律制定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制定法律。
B项正确。民主国家“人民受自己制定的法律领导,自己去做可能做的一切事情”,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民主国家并不是说大家什么都可以做,随心所欲,它是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之上的民主,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民主。第二,民主国家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升华,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人民在法律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话语权。由此可知,本题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民主国家的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法律。
C项错误。“法律保护法律制定者”缩小了法律保护范围。
D项错误。民主国家的法律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并非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法律。
故本题选B。
4.“六书”被认为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法,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因此,本题正确。
“场景再现”技巧,显然不能单独担当起史学方法变革的重任,却有可能妨碍一些历史问题的讨论,太过琐细的描写,弄不好会使读者流连于局部的场景而忘却了历史展开的复杂逻辑。
关于历史叙事中的“场景再现”技巧,作者认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场景再现’技巧,不能单独担当重任”,然后通过“却”详细说明它可能产生的问题。“不能单独担当重任”说明作者并不是完全否定“场景再现”这一技巧,但不提倡只依赖这一技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不应过分依赖”符合作者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作者没有直接否定这一技巧,只是认为“不能单独担起重任”,“却”后详细说明了其负面影响。作者的态度为,“场景再现”这一技巧单独使用可能会有一些缺点,故可知C项正确。A项,作者并非怀疑方法本身,只是不建议单独使用;B项表述有误,并不是“技巧”本身轻视历史叙事的展开;D项表述有误,文段只是说“不能单独担当起史学方法变革的重任”。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作者的观点,本质还是在考查主旨观点。由“显然不能……却……弄不好……”等词语可知,作者是持消极态度的,结合选项分析,最终确定答案。文段指出“场景再现”技巧可能妨碍一些历史问题的讨论,太过琐细的描写也可能使读者忘却历史展开的复杂逻辑,由此可推知作者认为不能过分依赖“场景再现”技巧。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文段未涉及。B项说法有误,技巧本身并没有轻视历史叙事的展开。由“不能单独担当起史学方法变革的重任”可知,D项说法有误。
故本题为C。
6.《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了行政许可的信赖保护原则,即行政机关对生效的行政许可(    )。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因此,行政机关对生效的行政许可不得擅自改变。
故正确答案为B。
(    )。
,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小王和小李不是一对冤家,小王和小李可能是同行
,有些有理数是整数,因此有些实数是整数
,李明是学生且是主持人,因此有些学生很有风度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所有”,确定为集合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翻译选项。
A项:人→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
B项:同行→冤家,小王和小李不是冤家,那么否后必否前,所以小王和小李一定不是同行;
C项:有理数→实数,有些有理数是整数,有些实数是整数,可以推出;
D项:主持人→有风度,李明→学生且主持人,有些学生很有风度,某个→有的,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B选项。
,然后从任意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     )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提问方式。
选择不可能是题干立体图形的截面的选项。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如图①所示,可以截出,排除。
B项:如图①所示,可以截出,排除。
C项:如图①所示,可以截出,排除。
D项:因为题干立体图形已从中挖掉一个圆柱体,不可截出该面,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一致或相似的现象。相符行为通常包括三种情况:第一,人们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而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产生相似行为,以便使社会生活能正常进行;第二,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相似的行为;第三,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也导致相符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相符行为的是:

,但见面时仍可以一眼认出
,路上行人驻足围观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相符行为是一种行为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结合选项比较解题。
相符行为包括三种情况:①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②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相似的行为;③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
A项,某高校毕业生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大多愿意到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属于相似行为,属于②,符合定义。
B项,失散的双胞胎见面时仍可以一眼认出对方,并非出于适应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心理影响而产生的相似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路上行人驻足围观是出于从众心理,体现了心理相互影响导致的相似行为,属于③,符合定义。
D项,某设计院建筑师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作品都有相似的风格属于相似行为,属于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相似行为;
②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的相似行为;
③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相符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高校毕业生具有 “相似的文化背景”,毕业生大多愿意去国企,属于“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的相似行为”,符合定义;
B项:双胞胎失散多年,见面一眼认出,可能是出于相似的面貌或心灵感应,并非出于“适应社会环境”“相似的文化背景”或“交往中双方心理的互相影响”而产生的相似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行人驻足围观是出于从众心理,属于“心理的相互影响导致的相似行为”,符合定义;
D项:某设计院建筑师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作品风格相似符合“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的相似行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相符行为的定义包含的关键词是“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相似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和“双方心理影响”。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属于“相似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符合定义;B项双胞胎一眼就能认出并不是受上面的情况影响导致,不符合定义;C项行人驻足围观符合“相似的社会化过程”导致发生的围绕现象,符合定义;D项设计院的设计师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呈现相似的建筑风格,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住宅
;窗
;住房
;公寓
;家具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汽油”是“轿车”的动力来源,二者属于动力来源的对应关系;“窗”是“住宅”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轿车”与“卡车”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住房”与“住宅”属于全同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轿车”是“汽车”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公寓”是“住宅”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座椅”是“轿车”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家具”摆放在“住宅”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特长、品质的某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较高,产生晕轮效应,从而使他人愿意与之交往,这是属于人际吸引一般规律中的( )。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错误,接近吸引律,指交往双方存在着诸多的接近点,导致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缩小,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并继而成为知己。
B项错误,对等吸引律,指人们都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人们都愿意被人肯定、接纳和认可,他人的喜欢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最好奖偿。
C项错误,诱发吸引律,指由自然或人为的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人们受到某种诱惑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正好投其所好,就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和交往兴趣,也会由感情而诱发吸引。
D项正确,光环吸引律,指一个人在能力、特长、品质等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较高,于是这些积极的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感到他的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从而愿意与他接近交往。
故正确答案为D。
。(   )


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因此,本题正确。
苏联载人航天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身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东方1号”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也是第一位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美国载人航天第一人:1961年5月25日,37岁的海军中校小艾伦-舍巴德在距地面115英里的空间进行了15分钟的飞行,这次飞行使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舍巴德是乘坐红石火箭携带的“自由7号”宇宙飞船于5月5日上午10时34分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上天的。在飞行过程中,他曾惊讶地大叫道:“多美丽的景色呀!”“一切正常”。
,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慢慢地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接着通过“但”进行转折,指出技术的发展是不断演进的,社会总会不断出现“落伍者”,今天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尾句通过“因此”总结前文,提出我们应该从理念层面体现包容性,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文段重在强调用包容的理念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对应C项。
A项,“从资源上解决老年人难题”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为问题表述,文段重点在提出对策,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D项,“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为问题表述,文段重点在提出对策,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让老人在数字化时代少碰壁,别再把他们视为“少数群体”》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通过背景铺垫先介绍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紧接着第二句话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即便是数字化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属于问题表述。最后一句提出对策,即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主旨归纳。解答本题要抓住“因此”这一提示文段结论的关键词,其后内容为文段主旨句,即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包容、普惠底色,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会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C项与“因此”后的结论相符,是文段意在强调的重点。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不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
14.()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根据法理学的规定,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体系。现代社会中倡导法治,其实就是在规范社会,引导公民有秩序的开展社会活动,从而达到统一的目的。当社会生活被规范,就形成了现代文明制度,所以,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
因此,选择A选项。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下列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A项正确,订立合同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行为。
B项错误,请客吃饭不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范畴,仅是情谊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
C项正确,人体假肢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物。
D项正确,发明专利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精神产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在乎能显示印象,从片段里生出完整来。有些境界可用白描的手法,有些非词藻不为功,这个道理自然也有人理会得。依我个人的偏嗜,词中的温飞卿是很懂得用词藻的;六朝文之所以大胜唐宋四六文者,会用词藻至少是一原因。词藻,文学的色泽,也是应付某种需要而生,并非无聊地东涂西抹,专以炫人耳目为业的。俗滥是不善用之故,不是词藻本身的毛病。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根据文中“六朝文之所以大胜唐宋四六文者……”可知C项所说“六朝文远胜于唐宋文”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根据“有些非词藻不为功”可知A项正确。由“词中的温飞卿是很懂得用词藻的”可知B项正确。由“俗滥是不善用之故,不是词藻本身的毛病”可推断出善用辞藻就不会俗滥,D项正确。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第二句“有些非词藻不为功”,表述正确,排除A项。B项对应文段第二句“词中的温飞卿是很懂得用词藻的”,表述正确,排除B项。C项对应“六朝文之所以大胜唐宋四六文者”,而选项是“唐宋文”,选项“唐宋的四六文”只是唐宋文中的一种,偷换概念,表述错误。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俗滥是不善用之故”,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A项与文段“有些境界可用白描的手法,有些非词藻不为功”意思一致,即作者认为有些场合非用词藻不可,所以A项正确;
B项,文中作者指明“依我个人的偏嗜,词中的温飞卿是很懂得用词藻的”,故作者认为温飞卿作词善用词藻,B项正确;
C项语义偷换,文中作者认为“六朝文之所以大胜唐宋四六文者,会用词藻至少是一个原因”,但并不代表六朝文远胜于唐宋文,C项错误;
D项在段尾说明“俗滥是不善用之故,不是词藻本身的毛病”,这说明作者认为善用词藻不会俗滥,则D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   )以外。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八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
因此,选择D选项。
%,已知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60人,则男、女职工分别为200人、480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男、女职工分别为200人、480人,比例不符合“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25%”。
因此,判断本题错误。
,航向保持不变。上午8时在游轮的正东方30海里处有一灯塔,上午10时30分该灯塔位于游轮的正南方40海里处,则在该时段内,游轮与灯塔距离最短的时刻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几何问题。要求游轮与灯塔距离最短的时刻,需要先求出距离最短时游轮所处的位置。题干中给出三个位置点:游轮8时位置、灯塔位置、游轮10时30分位置,根据灯塔位置位于不同时间点游轮位置的正南、正东方向,判断三个位置点连线构成直角三角形,则最短距离为灯塔与航线垂直线段的距离,距离最短点为灯塔与航线垂直的点,确定点之后再求时间,可以画图辅助作答。如下图所示,依据题意,AC=30、BC=40,当CD⊥AB时,CD最小。根据勾股定理AB=50,可知船速为50÷=20海里/小时。根据射影定理可知,AC2=AD×AB,可知AD=18,从A航行到D需要18÷20=,合54分钟,所求时间为8时54分。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几何特殊性质类。
第二步,如图,游轮从A点运动到C点,在直角△ABC中,AB=30,BC=40,由勾股定理AB²+BC²=AC²可知,AC=50。过B作AC垂线交于D点,BD即为游轮与灯塔的最短距离。根据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可知△ADB∽△ABC,可得,解得AD=18。
第三步,,则航行18海里用时(小时),×60=54(分钟),故游轮与灯塔距离最短的时刻是8时54分。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如下图所示,灯塔在A点,游轮从O点出发至B点,
海里,海里,,则
海里,游轮速度为,从A点引垂线垂直OB于C点,游轮在C点位置与灯塔距离最短。
相似于,则,即海里,游轮从O点行至C点所需时间为小时,即54分钟,故与灯塔距离最短时刻为8时54分。
故正确答案为B。
,植物通过各种方式传播自己的种子。下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其他三者不一样的是( )。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植物传播种子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水流传播、风力传播、粘附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等方法。
A项正确,蒲公英是菊科植物,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飞散,把种子传向远方,为风力传播。
B项错误,板栗成熟时,经太阳暴晒,外壳裂开,里面的种子(板栗可食用的部分便是其种子)掉落地面,以此传播种子,传播方式为自然掉落。
C项正确,木棉能结出椭圆形的果实,等到成熟时,果子便会开裂,从中飘出比较轻的棉絮,棉絮里面包裹着种子。棉絮随风飞散,以此传播种子,为风力传播。
D项正确,柳树的种子上面长着棉絮般白色绒毛,即柳絮,柳絮能随风飞散,以此传播种子,为风力传播。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月饼:团圆
:圣诞老人:礼物
:扫墓:踏青
:巧克力:约会
:菊花酒:敬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中秋节、月饼、团圆是对应关系,而且具有象征意义,中秋节吃月饼,二者象征着团圆。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圣诞节、圣诞老人、礼物是对应关系,圣诞老人在圣诞节前夜为每家每户送礼物,但缺乏象征意义,礼物不是圣诞节和圣诞老人的象征意义,排除;
B项,清明节、扫墓、踏青是对应关系,清明节是扫墓、踏青的节日,但是缺乏象征意义,踏青不是清明节和扫墓的象征意义,排除;
C项,情人节、巧克力、约会是对应关系,人们在情人节送巧克力表达爱意,但约会并不只在情人节进行,而且约会也不是情人节和巧克力的象征意义,排除;
D项,重阳节、菊花酒、敬老是对应关系,重阳节喝菊花酒,二者象征着敬老,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   )


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体制和制度。
第二步,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由此可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题干中,“混合所有制经济就其性质来说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它也包括公有制经济成分。比如,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联合投资,也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但它们的联合仍然是公有制经济。
因此,本题错误。
我国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

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快活
∶信息
∶严谨
∶诚实
∶休闲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愉快”和“快活”都指快乐、开心,二者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严肃”指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