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3
文档名称:

2023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4,162KB   页数:3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住在山区的Jack 2023/3/27 文件大小:4.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是由【住在山区的Jac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库集锦答案解析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共350题)
∶植物
∶读书
B.***∶射击
∶学生
∶坚果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槐树”是“植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读书”可以读“课本”,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有“射击”的功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C项:“老师”教授“学生”,二者属于主宾关系,排除;
D项:“核桃”属于“坚果”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由猿到人的重要性状次序是:
→制造工具→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脑容量扩大
→直立行走→脑容量扩大
→脑容量扩大→直立行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的大脑不断得到锻炼,并伴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人类的大脑容量不断扩大。因此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按照顺序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脑容量扩大→语言的产生。
因此,选择B选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磁悬浮列车也有相应的两种形式

、噪音低的特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本题为选非题,考生只要选出明显错误的选项即可。注意B选项,磁悬浮列车靠着磁悬浮力推动,不会接触地面,因此B选项“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会受到轨道的摩擦力”的说法错误,当选。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而不会受到轨道的摩擦力。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磁悬浮列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列车车体由于受轨道的磁力影响而悬浮在空中,使列车行走时不接触轨道,不受轨道的摩擦力影响,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影响。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轨道,因此只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   )


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体制和制度知识。
第二步,在建国初期,国有企业和政府是一体的,就是俗称的“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通过这种方式,以极短的时间建立起中国的经济体系,为中国打下了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够在列强环视下得以生存。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这种一体化的格局不适合促进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因为国企在政府庇荫下,可以获得很多利益,而根本无需自由竞争。在80—90年代,开始实行“政企分开”,就是政府不再直接管国企的生产经营,而是让国企和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竞争,按市场规律进行发展。政府只是按照法规进行行业管理。所以现在经济社会中政府的角色不再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
因此,本题错误。
,其中既有予人甘甜、使人果腹的山泉瓜果,也有惑人眼球、乱人心智的奇花毒草,更有善于      、专欺弱者的寄生虫。后两者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存活率,对正处在身心发育、人格养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都是巨大的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准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专欺弱者”共同修饰“寄生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互联网可能会带来的消极影响,D项“隐藏”指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可表达互联网中的一些危害不易被发现之意,符合文意,保留;A项“躲避”指离开与己不利的事物,文段重在强调互联网中的“寄生虫”有着不易让人发现的特点,而非“躲避不利的事物”,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伪装”指以欺骗别人产生假象的装扮,寄生虫并不是伪装在身体内,搭配不当,排除;C项“掩饰”指设法遮盖真实情况,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表示互联网中的“奇花毒草”和“寄生虫”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D项“威胁”指使遭遇危险,符合文意,当选。B项“挑战”指激使对方出战,与文意无关,且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为青少年建好网络安全闸》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专欺弱者”为并列关系,共同来形容寄生虫。根据文段可知,横线处应当填入表示消极色彩的词,来体现互联网的消极影响。B项“伪装”指假装,用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行为。D项“隐藏”指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两者均可体现互联网中不易察觉的危害,符合“寄生虫”的特征。A项“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文段强调的是寄生虫有些不易被发现的特征,而非躲避,排除。C项“掩饰”指设法遮盖、掩盖(真实情况),不想让他人发现,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强调奇花毒草、寄生虫对青少年有危害的意思,B项“挑战”指激使别人出来应战,排除B项。D项“威胁”指威逼胁迫,有危险,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    )。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相关知识。
A、B、D项正确,要想充分发挥宪法作用的前提是宪法本身科学,且宪法制定出来了以后是需要充分实施的,而我们要想做到依宪治国,还需要本身创造出来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C项错误,我们国家的宪法基本原则是权力制约,而并非西方国家所实行的三权分立。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明确________,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效
  时间
  时限
  时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先看第一空,“简略”意为(言语、文章的内容)简单;不详细。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再看第二空,“时效”指在一定时间内起到的作用,与句意不符。“时限”指限定的时间,比“时间”更具有指向性和范围性,与“明确”相对应,故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________程序,明确________”可知,文段中逗号表并列,第一空应与“明确”词性一致,为动词。A项“简略”指(言语、文章的内容)简单、不详细;D项“简便”指简单方便,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词性不符,排除A项和D项。B项“简缩”和C项“简化”均为动词,有使程序更加简单的意思,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用政府权力的‘减法’”可知,该空应体现让“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减少这一含义。B项“明确时间”不能体现减少“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排除B项。C项“时限”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期限,“明确时限”能够体现精简、限定时间,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意,第一空应当填入一个动词,故排除只能作形容词的“简略”、“简便”;第二空,“明确”搭配“时限”指完成某事所限定的时间,填入第二空即为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的限定时间,语句通顺,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虽然目前很多研究都专注于将二氧化碳还原成高附加值产品,如化学原料和燃料,但这些方法无法实现永久性碳捕捉,因为合成的燃料只会被用来燃烧。最近澳大利亚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液态金属电催化剂,可以在室温下将气态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含碳固体。研究团队随后将收集得到的固体产物制成超级电容,该超级电容器未来有望成为轻量级电池材料。研究人员指出,此前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通常需要几百摄氏度的高温,而他们研发的技术可以帮助降低二氧化碳转化的高能耗需求。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对于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之前无法实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文段,将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研究人员指出,此前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通常需要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由此可知之前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为碳纳米材料的,即可以转化为含碳固体,A项表述错误,当选。B项对应“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对于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表述正确,排除B项。C项对应“但这些方法无法实现永久性碳捕捉,因为合成的燃料只会被用来燃烧”,表述正确,排除C项。D项对应“而他们研发的技术可以帮助降低二氧化碳转化的高能耗需求”,表述正确,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此前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可知,之前是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纳米材料的,故该项与文意不符,当选;
B项,根据文段“这项研究对于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及“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可知,选项表述与文意相符,排除;
C项,根据文段”无法实现永久性碳捕捉,因为合成的燃料只会被用来燃烧”可知,选项表述与文意相符,排除;
D项,根据文段“而他们研发的技术可以帮助降低二氧化碳转化的高能耗需求”可知,选项表述与文意相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借助催化剂 室温下气态二氧化碳可转化为碳电池》
9.(1)销售
(2)生产
(3)购材
(4)赢利
(5)还贷 
—2—4—5—1
—2—1—4—5
—4—2—5—1
—1—2—5—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是个生产销售的事件过程,根据选项已知购材为首句。购材是生产的准备,生产的产品销售后才能赢利,赢利后才有资本还贷。
故正确答案为B。
10.①最早的单质碘便是法国人从海藻中发现的,海藻也是最早的碘生产原料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碘不足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病和地方性克汀病 
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纯天然的追求,海藻碘盐越来越受到欢迎 
④碘在自然界中比较稀少,但是海洋中的藻类却有较高的含碘量 
⑤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⑥因此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食盐强制加碘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⑤⑥③①④
B.③①④⑤②⑥
C.④③①⑤⑥②
D.⑤②⑥④①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②句描述我国碘缺乏的情况,④句描述了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③句指出海藻碘盐受欢迎,⑤句是对“碘”下定义,应该先介绍碘是什么,再具体论述碘的具体情况,故②句和④应该在⑤之后,锁定D项。
验证D项,逻辑顺序合理,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这些东西里都有海洋的身影》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的“近年来”是背景铺垫的标志;⑤说“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典型的引入话题的句子。两句均适合做首句。而②强调碘的重要性,④介绍碘在自然界的含量,都应在引出话题之后,不能作首句,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观察B项和D项,只要可以判断出①和③的顺序,就可以选定选项,①说的是最早的单质碘是法国人从海藻中发现的,③说的是海藻碘盐越来越受欢迎,从逻辑上来说,应该先在海藻中发现碘,然后海藻碘盐越来越受欢迎,①应该在③的前面。答案锁定D项。
第三步,验证D选项,语句通顺连贯。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第二步,通过首句较难排除选项,转而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因此”确定分句间顺序,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进一步分析文段逻辑关系,结合选项判定答案。分析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和⑥“因此……我国开始实施食盐强制加碘”可知,②为因,⑥为果,两句构成因果关系,故②⑥相连,排除A、C。①、③、④均提及了“海藻”,分析可知,④引出了藻类,①③承接论述。由此可知,三句顺序为④①③。故本题选D。
,某单位在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的周边上植树,共植了12棵树,如果树间距为一米,绿地面积是6平方米,问在绿地斜边上最多能植多少棵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周边共植了12棵树,树间距为1米,根据环形植树的计算公式:总长=棵数×间隔,可得三角形周长为12米。
第三步,假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根据直角三角形绿地面积是6平方米、周长为12米,可得:ab÷2=6①、a+b+c=12②,根据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有:a²+b²=c²③,整理③有:a²+b²=(a+b)²-2ab=c²④,将①、②式代入④可得:(12-c)²-2×12=c²,解得c=5,斜边间隔1米植树,加上端点,所以最多可以植5÷1+1=6棵树。
因此,选择C选项。
,(    ),16,32,57,9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2²)、(3²)、4²、5²、6²是幂次数列,幂次化分析: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指数为2的常数列,上两项分别为3²、2²。所求项为16-9=7。验证7-4=3,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B选项。
,在某次乒乓球比赛中,有12%%的女员工参加这次比赛,则该单位男员工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依据有12%的男员工参加比赛,即有参赛男员工=男员工,则男员工人数是25的倍数,据此可排除B、C选项;代入A选项,当男员工人数为25人时,女员工人数为185-25=160,%的女员工参加比赛,即有参赛女员工=女员工,则女员工人数是8的倍数,160是8的倍数,符合题意,先保留;代入D选项,当男员工为125人时,女员工人数为185-125=60,60不是8的倍数,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人多地少是不少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粮价的波动往往对国内粮食生产影响巨大。据介绍,日本已在海外开发农田1200万公顷,相当于其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韩国在海外购买和租赁农田243万公顷,,日韩农业“走出去”,借助多元化的规模经营,获得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对保证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段文字讨论的重点是:

“走出去”的海外屯田战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人多地少、国际粮价波动,接着通过提出日本、韩国海外屯田缓解粮食安全问题的行为解决问题,故重点在后文的屯田行为,对应B项。A项:没有提到解决对策,即海外屯田,排除。C、D两项:均为提出问题部分,非重点信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在全球化的时代,存在人多地少、国际粮价波动的问题,然后举出日本、韩国通过海外开发、购买和租赁的方式应对问题,最后指出日韩农业“走出去”对其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文段结构为“分—总”,重点在最后的总述,主要讲的是日韩“走出去”战略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人多地少是不少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接着介绍了韩国和日本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即在境外开发农田,最后对他们这种“走出去”的屯田战略予以肯定,故这段文字的讨论重点是日韩的海外屯田战略,正确答案为B。
∶酒
∶年糕
∶茶
∶糖
∶酱油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葡萄”经过发酵可以得到“酒”,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制作“年糕”主要的原材料是糯米,而不是“大米”,且“年糕”的制作过程不是发酵的过程,排除;
B项:“铁观音”是“茶”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项:“糖”的原材料是甘蔗、甜菜等,而不是“椰子”,排除;
D项:“大豆”经过发酵可以得到“酱油”,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6.①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②南北极冰层融化
③地球气温升高
④工业化程度加剧
⑤海水淹没大片陆地
A.③④②①⑤
B.②⑤③①④
C.④①③②⑤
D.④③②①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③④中选择。
观察题干可知,应该是先有“工业化程度加剧”,才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即首句是④,排除A、B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③中选择。
“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才会导致“地球气温升高”,即第二句是①,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史通•叙事》中提出:“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
,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B项中的“等”与“······”重复,取其一即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C项和D项标点符号使用均正确。B选项中,并列名词后面的“等”与“……”均表示列举未尽,用法重复。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生重点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一些特殊用法。B项“等”与“……”作用相同,二者不能连用。故本题选B。
,使两套图形的规律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最适合的是( )。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均为汉字,考虑汉字笔画数。第一组汉字的笔画数均为4,第二组前两个汉字的笔画数均为5,故问号处汉字笔画数应为5,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发现,A项为上下结构,C项为左右结构,题干第一组汉字均为半包围结构,第二组前两个汉字均为左右结构,故问号处汉字也应为左右结构,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后出师表》,意思是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的是勤勉。
故正确答案为C。
:洛阳:郑州
:青岛:济南
:成都:成都
:太原:石家庄
:厦门:福州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牡丹是洛阳市花,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洛阳和郑州均为河南省的城市。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荷花是济南市花,青岛是山东省的城市,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木芙蓉是成都市花,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但成都和成都为同一个城市,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菊花是太原市花,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太原和石家庄是不同省份的城市,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凤凰花又叫凤凰木,为厦门市树,厦门是福建省的城市,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1.“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  )。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故正确答案为C。
,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题干图形发现,图“窟窿”较多,优先考虑数面。题干五幅图形均有5个面,则?处也应该为5个面,C项为9个面,排除。再观察发现,题干每幅图形均有面积最大的图形,且面积最大的图形均为中心对称图形,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
,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伟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校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时36分钟。假设小伟上坡速度为80米/分,下坡速度为100米/分,小伟家到学校有多远?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行程问题。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家的上下坡正好是相反的,则小伟在整个过程中,上下坡均走了一个全程,已知上下坡的速度、总共的时间,可利用速度和时间的比例关系求解。根据题意,上下坡均走完一个全程,所用时间比为100∶80=5∶4,全程为80××36=1600米。故本题选择C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解题。
第二步,由题意可知,去时上坡则回时下坡,去时下坡则回时上坡,则,根据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得
(米/分钟)。
第三步,往返路程为(米),故单程距离为1600米。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等距离平均公式,可以得出小伟往返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共用时36分钟,则往返的路程为,故单程为米。
故正确答案为C。
。在抗击禽流感疫情时,由于张某的养殖场处在疫区内,政府对其家禽进行了强制捕杀,(   )。
《行政许可法》规定
《行政许可法》规定,违背个人意愿捕杀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其家禽进行了强制捕杀,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但是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
故正确答案为AC。
。(   )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监督知识。
第二步,现代民主政治结构中的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一方面,监督主体所享有的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宪法和法律是各监督主体实施行政监督的坚实根据。另一方面,任何监督主体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监督,违背法律的和不负责任的监督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也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另外,各种监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纵横交错的监督体制框架,为行政监督的顺利展开提供健全的体制保障。
因此,本题正确。
,表达完整与否,都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的质量。公文的语言规范中,( )是公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和第一需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语言的特点和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是:准确、简明、朴实、庄重。其中,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和基本特点,公文语言的其他三个特点都是以它为前提的。
故正确答案为A。
,***分子和CNN的不实报道在祖国人民的心口上撒上了一把盐。面对这些,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家乐福”等法国超市的实际行动来表示不满和抗议
、示威来表示中国人民的不满

、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渠道来表明不满和抗议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