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三维整体编织技术 】是由【太丑很想放照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维整体编织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三维整体编织技术
现在是1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三维编织技术研究现状
三维纤维预制体编织工艺
三维编织技术的发展历程
1
主要内容
2
3
现在是2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编织的基本概念
三维编织技术的发展历程
1
沿织物成型方向取向的三根或多根纤维(或纱线)按不同的规律运动,从而使纤维(或纱线)倾斜交叉,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
现在是3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现在是4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19世纪30年代末,编织物仍被认为是一种手工艺品。
19世纪4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提出了编织物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可以降低异型构件的制造成本。
编织物作为工程材料才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前期
现在是5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1969年Bluck提出高速斜织和编织方法。
1971年,GeneralElectric的研究人员开发的“Omniweave”是三维编织技术的一个新发展。
1973年,德国人Maistre申请了一个专利,开发了一种编织三维织物的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根据常规的编织绳原理发明了万向编织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欧洲动力公司也发明了类似的编织机;
中期
现在是6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1982年,Floretine申请了一个专利为“Magnaweave”的机器设备。同时他提出了21*21由气动驱动的方型四步法编织机,由开关控制行和列的驱动,,带纱不多。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Gumagna公司发明了磁编技术,自此三维编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1982年,美国大西洋研究公司生产了一个大型四步法三维编织机,携纱器64*194。
1989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制成功了一种全自动连续喂纱的四步法编织机。
生产阶段
现在是7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1996年,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工学院)复合材料研究所研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挂纱根数最多的一台由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三维编织机,可挂编织纱线2万根,不动纱2万根。编织由计算机控制,可编织异型构件。
现在是8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美国ALBANY公司的可挂1000纱线的角轮式三维圆形编织机能够生产相邻层交织的编织预制件
现在是9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
Herzog公司设计了三维实体编织机,由布置的多行和多列方阵中的转子组成,通过增加轴向纱和调整编织纱来改变织物的几何形状,以编织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预制件。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成功研制了组合式三维编织机,标准化的编织单元通过灵活组合,可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编织要求。
美国3Tex公司也推出组合式角轮式编织机,可以连续编织截面为T形等的预制件
现在是10页\一共有43页\编辑于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