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风筝》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7/10/1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筝》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层现的浓浓的亲情。
,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温馨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风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l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课文,读准宇音,读出感情
,学生听读。
,要求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及词义。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可鄙虐东笑柄瑟缩点缀宽恕苦心孤诣嫌恶什物
(2)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
①表达愉快心情的:_____________ ②带“苦”字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这三个词语造句(或写一段话)。
尘封肃杀傲然

四、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读课文,就“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这两个问题小组内部交流。
五、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对课文作圈点评注的学习方法,学生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内容研讨
第一组问题。
“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