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作物栽培学)实验三 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2015.10.13.ppt

格式:ppt   大小:7,910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物栽培学)实验三 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2015.10.13.ppt

上传人:autohww 2017/10/15 文件大小:7.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物栽培学)实验三 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2015.10.13.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三
唐设
生科楼 B3003
******@njau.
(1)水稻幼穗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2)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1)水稻幼穗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穗分化发育时期的判断方法;
二、实验材料
材料:水稻幼苗
用具:米尺、扩大镜、载玻片、镊子、切刀片、显微镜。
穗的形态
稻穗的圆锥(或总状)花序,由穗轴(穗轴节和节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个别品种有三次枝梗)、小穗(颖花)等组成。
穗轴从基部穗颈节(第一个穗轴节)起,到顶端退化生长点为止。
穗轴上一般有8-15个穗轴节。
穗轴节上长出的分枝为一次枝梗,一次枝梗上长出的为二次枝梗。
每穗颖花数的多少,和二次枝梗数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二次枝梗数的分化发育是稻穗分化过程中决定的。
退化生长点
颖花(谷粒)
穗轴节间距
一次枝梗
二次枝梗
穗颈节
三、实验内容
水稻幼穗分化时期的划分
水稻植株在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量的基础上,当满足其发育特性对光照、温度的要求后,茎端生长点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质变,由原来分化叶原基等营养器官转入分化幼穗。
稻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学者对稻穗分化时期的划分各有差异:松岛省三(1953)最早将稻穗分化过程分为21期,以后(1966)简化为7期;丁颖(1959)将松岛的21期简化为8期;凌启鸿在对稻分化进程与外部形态联系的详细观察,以及对松岛和丁颖的划分法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一个5期划分法。
表1   三种穗分化时期划分方法的对照
松岛省三法
丁颖法
凌启鸿法
1苞分化期
1 第一苞分化期
1 穗轴分化期
2 枝梗分化期
一次枝梗分化期
2 第一枝梗原基分化期
2 枝梗
  分化期
一次枝梗分化期
二次枝梗分化期
3 第二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
二次枝梗分化期
3 颖花分化期
颖花分化前期
3 颖花
  分化期
颖花分化期
颖花分化中期
颖花分化后期
4 雌雄蕊形成期
雌雄蕊分化形成期
4 生殖细胞形成期
5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4 花母形减
数分裂期
花粉母细胞形成
5减数分裂期
6 减数分裂期
减数分裂期
6花粉外壳形成期
7 花粉内容充实期
5 花粉粒充实完成期
7花粉完成期
8 花粉完成期
前四个时期属于***官形成阶段,又称为幼穗形成期;后四个时期属于生殖细胞形成期,又称为孕穗期。
(1)第一苞分化期;
(2)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3)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
(4)雌雄蕊形成期;
(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7)花粉内容物充实期;
(8)花粉完成期。
幼穗分化时期:
(一)第一苞原基分化期
稻穗开始分化时,最先从稻茎顶端生长点上分化出第一苞原基。第一苞原基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的穗颈节已分化形成,其上就是穗轴。因此,第一苞原基分化期又称穗轴分化期,这是生殖生长的起点。
退化生长点
颖花(谷粒)
穗轴节间距
一次枝梗
二次枝梗
穗颈节
(二)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第一苞原基增大后,紧接着在生长锥上分化第二苞原基、第三苞原基等,并在各苞的腋部产生新的突起,即第一次枝梗原基。
一次支梗原基分化的顺序是由下而上,逐渐向生长锥顶端进行,随着分化的发展,这些突起达到了生长锥的顶端,第一次枝梗的分化即结束,此时在苞的着生处开始长出白色的苞毛。
PB: 一次枝梗原基
B: 第一苞原基
(三)第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
当生长锥最顶端的生长点停止发育时,穗顶最晚出现的和经一次枝梗原基下部又出现苞,并由下而上逐渐在苞的腋部很快分化出第二次枝梗原基,接着下一个第一次枝梗原基也逐渐由下而上在苞的腋部出现第二次枝梗原基,依次而下。
当第二次枝梗原基已经分化到各个第一次枝梗原基的上部时,稻穗全部被苞毛覆盖起来,-。接着,上部第一次枝梗顶端出现颖片原基,小穗从这时开始陆续分化,随后在第二次枝梗上了分化出小穗(颖花)原基,-。
第一枝梗原基
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