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中医内科学痞满-课件 】是由【feng19641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内科学痞满-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痞满
2020/12/22
1
中医内科学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2020/12/22
2
中医内科学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痞满在《内经》中称为“痞”、“痞塞”和“痞隔”等,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认为其病因是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人五脏则膜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而且还说:“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将痞满与结胸作了鉴别,并创诸泻心汤治疗,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否候》则结合病位病机对病名要领作出定义:“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故谓之否”,“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金元时代,朱震亨《丹溪心法·痞》则简明云:“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且作了与胀满的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至明清时期,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痞满》中更明确地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并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这种虚实辨证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2020/12/22
5
中医内科学
根据痞满的临床表现,西医学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若以上腹胀满不舒为主症时,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2020/12/22
6
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
2020/12/22
7
中医内科学
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可引起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
一、病因
,表邪人里,或误下伤中,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如《伤寒论》曰:“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020/12/22
8
中医内科学
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阻中,气机被阻,而生痞满。如《伤寒论》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2020/12/22
9
中医内科学
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如《景岳全书·痞满》言:“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2020/12/22
10
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