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的第二课堂所具有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第一课堂是主阵地, 但第二课堂也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 是和第一课堂相互补充的育人平台, 它所包含的学术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在。第二课堂具有开放、灵活和广泛的特点, 它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在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 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知识面; 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完善学生的个性等方面有优势。因此, 在第二课堂中要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本,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着眼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生学会做事和做人, 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时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与需求, 通过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来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渴望与动力。
一、针对我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素质教育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宽业务素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锻炼
。社会实践活动是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是学生认知社会的桥梁,融入社会的纽带,奉献社会的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知与认同。
动。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这类活动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以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使学生从中领略到最前沿的科学、人文发展成果,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和检验自我的大舞台,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活跃了学术气氛。
。学科竞赛是学生用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是检验、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很好平台。以各类科技竞赛为动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和科研训练机会是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训练活动,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生自己的科研小课题,把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个性发展”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深入科研与创新的过程,去了解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与方法,大大激发了年轻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兴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