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自考生物工艺学复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考生物工艺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考生物工艺学复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考生物工艺学复****题
生物工艺学复****题
一、填空题

,施加选择压力的分离方法有和

,其主要技术分为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和细胞或组织的液体悬浮培养。
,常用的氮源可分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两大类。
、培养条件和斜面冷藏时间。
、微重力和强辐射的特点,使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从而选育出优良菌种。

、固体培养法和液体深层培养法。
、聚醚类、高级醇类和硅树脂类。 、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大体上有、异核体的形成和重组体的形成四种遗传体系。
,可将产物形成动力学分为生长关联型和非生长关联型。




18. 发酵过程中,泡沫的控制方法有机械消沫和消泡剂消沫。
19. 好氧生化法以微生物形式不同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20.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根据其生长性质,可分为贴壁依赖性细胞和非贴壁依赖性细胞两类。
二、名词解析
2-1、自然选育——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菌种的筛选过程。
2-2、杂交育种——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2-3、准性生殖——指真菌中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
3-4、前体——指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某些化合物能被微生物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自身的结构无多大变化,且具有促进产物合成的作
用的有机化合物。
4-5、生长因子——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质。
4-6、产物促进剂——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6-7、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沙土管、冷冻干燥管中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
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7-8、分批发酵——指种子接种到培养基后除了气体流通外发酵液始终留在生物反应器内的发酵方式。
7-9、连续发酵——指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的料液,一边以相近的流速放料,维持发酵液原来的体积的发酵方式。
9-10、酶的交联法——利用双功能基团试剂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间交联因而得到固定的方法。
26-11、抗生素——是指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抑制或杀灭他种生物或肿瘤细胞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6-12、半合成抗生素——指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改变已知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或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而获得的新抗生素品种或其衍生物的总称。
29-13、生物需氧量——指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氧化所需要氧的量。
29-14、化学需氧量——指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污染物时所需消耗的氧量。
29-15、污泥沉降比——指一定量的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降污泥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之比。
29-16、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中混合液经30min置后沉降后的体积与污泥干重之比。 3-17、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12-18、微藻的异养培养——指微藻在无光照的条件下,利用外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水解物、有机酸等进行生长。
1-1生物工艺学——生物工艺学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这里所谓的生物作用剂可以是酶、整体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一般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2-1航天育种——主要是利用空间环境高真空、微重力和强辐射的特点,使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从而选育出优良菌种。
三、简答题
?
(1)含微生物材料的选择;(2)材料的预处理;(3)所需菌种的分离;(4)菌种的培养;(5)菌种的选择和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