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广正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乔耀聪
**********
**********
司法笑话——怨气难消
法官望着被告说:“我是不是曾经见过你?你好像有些眼熟。”
被告满怀希望地说:“是的!法官,您忘啦?21年前,你老婆是我介绍的呀!”
法官咬牙切齿地说:“判你20年有期徒刑。”
案例导入
李昌奎案
2009年,云南男子李昌奎奸杀18岁少女、摔死3岁男童后, 一审判死刑,二审却改判死缓,引发了社会广泛质疑,重压之下云南省高级法院作出再审决定。 2011年8月22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昭通市开庭,对李昌奎故意杀人、强奸一案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并当庭宣判:撤销原二审死缓判决,改判李昌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案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案例导入
基本案情是:2009年5月16日,云南省巧家县茂租乡鹦哥村村民李昌奎将一名18岁少女奸杀后,将其年仅3岁的弟弟倒拎用孩子的头猛撞门致死,然后将两名死者的脖子用绳子勒在一起。李昌奎逃跑数天,在警方发布通缉令后投案。 2010年7月,此案一审由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凶手死刑。 2011年3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其有自首情节、积极赔偿等理由,二审改判死缓。家属因对判决不服找媒体反映并上网发帖,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绝大多数网民认为应判凶手死刑而非死缓,有的甚至拿此案与药家鑫案对比,认为此案情节更恶劣、社会危害更大,遂以“赛家鑫”称呼此案。一位网友甚至模仿药家鑫的口气给云南省高院写讽刺信称: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云南这块珍惜生命的土地!”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案子?
5
这让中国的法律学者、司法工作者、律师乃至身陷其中的受害者家属都陷入深深的纠结与思考之中。在杀人偿命与少杀慎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独立司法与民意不可违的较量中,究竟孰轻孰重,引人深思。
据人民网在12年两会前的统计,网友对两会热点词“司法公正”的关注排名第二。下面我们就围绕司法公正的相关问题及相关案例进行探讨。
一、司法公正
公正是人类社会社会所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则在社会公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体现社会正义的窗口,是司法机关的灵魂和生命线。司法,作为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不公正的立法危害更烈,后者只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则是污染了水源。”<br说: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司法公正的定义
司法公正,即司法者以不偏不倚的主观态度处理各种法律纠纷,并最终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
司法公正的三层含义
老百姓要的司法公正——裁判者公正
老百姓要的司法公正——结果公正
法治社会要的司法公正——结果和过程都公正
西方眼中的裁判者——神的使者。
宪法支撑着世界的文明和进步
神的话——宪法和法律
(一)老百姓要的司法公正——裁判者公正
神的使者要有人神两重样子——人形神智!
罗马人赋予正义女神的内涵是:天平代表“公平”,宝剑代表“正义”,前额垂直的秀发代表“诚实”亦即“真相”,蒙眼闭目则表示审判要“用心灵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