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种治疗风湿痛的药酒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痛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酒泡制中药的药酒及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风湿痛病症被列为人类十大病症,属于常见病症,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疾患。2002年至今,我国每年的风湿患者用药金额都越过了2000亿!%的速度递增,,65%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屡治不愈,病情恶化,被逼向瘫痪的边缘。
风湿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有关人体解剖一文中认为:人体的体液由于湿冷而下注于四肢、内脏引起疾病,即为风湿。
我国《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也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所谓风湿痛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疼痛。其病症属麻痹症一类,中医认为是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症见有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容易患风湿痛的人群,主要是纺织工人、化工厂工人、石油工人、矿区井下工人等。但根据气候来判断,潮湿、阴冷的地方,也容易患风湿病。由此可见,风湿类疾病与人们所从事职业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患者年龄结构看,风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从性别看,男性患病率不同程度地低于女性。
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所以,人们对风湿疾病的治疗,使用方法很多,拔火罐,打针灸,用膏药等直接治疗风湿痛患处。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继承中华传统民间医学,利用祖传秘方和多年临床经验,提炼出治疗风湿病效果极佳的中药药酒,该药酒组分按
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包括
三七 3-10 山苍子 5-15
穿破石 1-5 络石藤 6-10
半枫荷 1-5 白酒 10-30
本发明的中药药酒,用传统泡制方法进行秘制,制备该风湿痛药酒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拣选好的中药三七、山苍子、穿破石、络石藤、半枫荷进行去杂质和粗碎后备用;
第二步,清洗罐子并檫干罐子里的水备用;
第三步,把拣选好的中药材三七、山苍子、穿破石、络石藤、半枫荷放入罐子里,在把白酒倒入罐子里密封并泡制;
第四步,把药酒密封泡制2个月后进行过滤;
第五步,把过滤好的药酒装瓶后即成产品。
荜澄茄,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山胡椒,山鸡椒(浙江),味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