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锅炉
一、施工顺序
零部件清点检查→锅炉基础复验检查划线→零部件放样校正→钢架安装→受热面安装→本体管路安装→空气预热器→水压试验→炉墙砌筑→本体保温→烘炉煮炉→调试试运。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设备零件检查验收
按安装设备发货明细表及发货清单进行清点,验收发现缺件及损坏件通知甲方处理。
1、锅筒检查
(1)应该符合JB1609—83“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2)锅筒全长内弯曲≤5mm,且每米内≤,外观焊缝质量合格。
(3)锅筒椭圆度≤4mm。
(4)锅筒的内径偏差Dn ±3mm
(5)按锅筒图核对孔位尺寸,并检查表面和短管焊接处有无裂纹和撞伤分层等缺陷。
(6)按锅筒图根据管孔中心线描划锅筒中心线。
(7)将胀管管孔周围20mm清理干净,并将上下锅筒对应孔编号。
(8)检查胀孔质量,将数据逐一记录,++,椭圆度<,不锥度<,管孔表面不应有凹痕,边缘毛刺和纵向沟纹,环形沟纹的程序不应>,宽度<1mm,沟纹至管孔边缘应<4mm。
(9)锅筒长度编差允许值+10mm /–5mm
2、集箱
(1)按JB1610—83集箱制造条件检查。
(2)按图纸核对各部尺寸,并划出中心线。
(3)将管头周围20mm内清理干净,并进行全面外观检查,不得有分层、裂纹等缺陷。
3、受热面管子的检查
(1)外观是否有严重锈蚀、重皮、裂纹、机械损伤。
(2)。
(3)直管段的弯曲每米不应超过1mm,全长<3mm,长度偏差±3mm。
(4)弯曲管的外形不平度,应符合下表数值:
管子偏移△A 允许偏差值2mm
管段偏移△B 允许偏差值±5mm
管口每米水平偏差允许偏差值±2mm
(5)管子做通球检查,球径按下表计算:
管子外径
弯曲半径
D1≥60
32<D1<60
D1≤32
R≥
<R<
<R<
<R<
R<
注:Dc:管子内径 D1:管子外径 R:弯曲半径
试验用球宜采用钢球,且必须编号和严格管理,不得将球遗留在管内,通球后做好可靠的封闭措施,并做好记录。
(6)胀接管及试胀板抽样做硬度试验,其管子硬度应<170HB并低于管板硬度。
(7)合金钢部件安装前必须打光谱作材质复查。
(8)受热面管子需校正时,校管平台应牢固,其平整度应小于5mm,放线尺寸偏差不大于1mm。
4、钢架、平台、扶梯检查
(1)钢架、平台、扶梯外观检查是否有严重腐蚀。
(2)数量和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焊缝检查,对接焊缝其截面厚度不得小于两板中薄板的厚度,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4)立柱横梁长度偏差±5mm;弯曲度<6mm;每米<1mm。
5、其它件按图纸核实尺寸,检查外观,须划线的划出安装基准线。
6、辅机检查
(1)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安全和性能的员伤,密封堵盖齐全。
(2)运转设备须手动盘车检查,不得出现阻滞现象。
(3)随机附件应完好无损缺。
将以上检查逐一做好记录,对损坏件,不合格由技术人员同甲方代表协商处理,如须现场修复,由技术人员写出修复工艺,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面修复。
(二)基础划线检查验收
应有甲、乙、土建三方参加,按基础图纸核实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外观检查不应有蜂窝、裂纹。
(2)划纵向基准线,以炉膛中心线为基准线,以汽包中心线为横向基准线,以前墙外线为辅线,纵横线应用等腰三角形法确定。
(3)定标高基准点,以基础预埋铁最高一块为基准,然后将1m标高线引至主厂房的砼柱上,各点偏差小于1mm。
(4)将立柱安装位置划在预埋铁上,将锅炉附机设备的安装位置按设计要求划在基础上。
(5)根据锅炉基础图核对以一尺寸:
项次项目允许编差(mm)
1)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不同平面的标高 0 /-20
3) 平面外形尺寸±20
4)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 /-20
5) 凹穴尺寸+20
6) 平面的水平度每米5、且全长10
7) 垂直度每米5、且全长10
(6)基础合格后应用墨线将三条基准线划在基础上,并引出作为安装调整的依据,各点偏差≤1mm。
(三)本体组装
1、钢架组装
(1)将变形量超标的钢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