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论文.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10/19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论文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并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始终面临着发展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向人们昭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于发展,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发展结果。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19世纪中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抨击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并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的研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动因、阶段、手段和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它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一般规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突出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既是物质、经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结果,也是政治、文化、思想、精神等方面因素起反作用的结果。一句话,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和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围绕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他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的八大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代替敌我矛盾已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为我们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这些重大的判断和理论观点是正确的,对于指导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此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党坚持用革命的斗争的方法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