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论文
海南大学公共选修课《生命的奥秘》 2010—2011学期年度第 1 学期试卷
学院经济与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1
学生姓名李钊群学生证号 20091711310013
论文题目: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时间: 2010 年 11 月 14 日地点: 5-211 任课教师: 符文英
(以上由学生填写)
成绩登记表(由阅卷教师填写)
阅卷教师(签名): 年月日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一方认为:转基因食物只要控制得好,其实与天然作物一样,而且能快速大量地收获,所以应对它鼓励和支持;另一方认为:因为转基因技术毕竟起步较晚,其潜在危害尚未被时间验证,而且近几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的报道日益增多,所以应持谨慎态度。笔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经多方比对,发现转基因食品确实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有时觉得关于“该不该倡导转基因食品”、“该不该让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等问题,就像之前国民探讨
“该不该修建三峡大坝?”一样,三峡最终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上马了,可如今暴露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其中一方面就是它对自然的改造太大了。相比之下“转基因食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常说的转基因食品是指:用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而转基因生物就是遗传物质基因被改变的生物,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正因为这种人为改造的生物是原来自然界本来就不存在的。若将这种生物释放进入到环境中,它在环境中如何演变以及对其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起什么作用,特别对其他本土生物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何种影响都是未知问题。
转基因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转基因生物——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利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4年,延熟番茄的正式商业化意味着人类大规模利用转基因生物的开始。
至今,转基因植物成为转基因生物中最大的类别,全世界已经研究成功的转基因植物估计超过35科120种,涉及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和林木等。
下面我将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具体总结为两个大类:;。
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的危害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因污染问题
1998年加拿大西部发现一种Canola油菜,它由“基因污染”而含有抗草甘 1
膦、抗固杂草(草胺磷)、抗咪唑啉类除草剂等三种转基因堆积而成的“广谱抗除草剂基因”(HT基因)这种基因的产生是不同耐除草剂转基因品种间基因多重变流而自身变异的结果。类似的这种转基因生物可以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人的基因相互转移,这就给传统的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若释放到环境中,可造成旧有生物多样性的变异,改造物种间竞争关系,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二、产生新病毒
由于不同病毒的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重组,从而出现新型病毒。
三、增加杀虫剂的使用
由于转基因生物可能使抗药基因按特性选择和转移或漂流到可相容的其他植物中,从而形成抗药性杂草或超级杂草。这必将导致杀虫剂的用量增加和成分的不断更新
四、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由于病原体和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