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试论道路交通事故舆情应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我国网络用户的数量已经接近四亿,且仍在高速增长中。随着3G业务的不断发展,,占网络用户的60%。
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络舆情对公安执法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交警是公安队伍中的第一大警种,工作性质决定他们时刻处于道路交通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一线,因而也成为各地网络舆情关注的重点。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交警的三大任务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的保有量迅速增长,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不可避免地处于高发时期。交通事故现场的开放性与手机网络用户随时随地上网相结合,使得道路交通事故舆情又成为各地网络舆情关注中的重点中的重点。许多时候,交通事故处理民警还在勘查现场,甚至于还没有到达事故现场,网站特别是当地贴吧上就已经出现该交通事故的贴子。事故处理民警言谈举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舆论聚集、放大,形成热点,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正常处理。
以往,我们对于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只是忙于找人删贴,其结果是删贴速度不如发贴速度快,越删越多。在舆论上,看不到我们的贴子,听不到我们的声音,造成我们在民意上的缺位,失语,使我们处于被动的状态。
因此,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如何开展舆情应对,化被动为主动,
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来推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开展,是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舆情应对,要从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引导、化解机制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要强化舆情收集工作。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演讲者,舆论瞬息万变,刷新速度极快。稍不留神,某个话题就会被热炒。因此,要加强舆情的收集工作,不放过重要舆情,才能在舆情被热炒之初,立即跟进,引导舆情向理性,可控,有利的方向发展。因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民警要时时留意网络动态,强化舆情收集。
二是加强舆情的分析研判。对于收集到的各类舆情,要认真加以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一般性的贴子,我们不要自己炒热;对于舆论反映的问题、现象,如属舆论错误的,我们该澄清的要及时澄清,该回复的要及时回复,该解释的要解释到位,否则问题会越炒越乱。比如前段时间宁阳发生的杨某某交通肇事逃逸案,宁阳一中教师张某某交通事故死亡案,在事故当事人被刑事拘留的第一时间,我们立即在宁阳吧上发贴,群众知道了事故的结果,便失去好奇心,热贴自然就冷了下来。
三是正确进行舆情引导。在网络舆情面前,我们在应对上不能缺位。缺位就会失语,失语就可能造成舆论向不利于我们的方向一边倒。因此,正确引导舆情非常重要。
舆情引导,首先要注意的是,就事论事,不言其它;其次是要快速跟贴,廓清舆论的模糊认识,引导舆论向健康、理性的轨道发展;三是要语言文明,表意清楚,避免错字别字,切忌把回贴发展成对骂;四是回贴要有事实依据,有法律准绳,入情入理,让人如沐春风,如淋春雨;五要正视问题,态度不卑不亢。
下面,就以发生在宁阳吧上,对我县事故处理工作的一个攻击性贴子为例,说明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2010年5月25日,在宁阳吧上出现了一个带有攻击性内容的贴子:
很快,这个贴子就引来了不少跟贴,其中个别跟贴言辞激烈,典型“愤青”。
我们在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