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导学案
课标要求
考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印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成为重要的伦理问题。
教学地位分析
本框题承上启下,在上一框题讲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后,引出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问题。教材重点讲述环境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以及要把遵守环境伦理规范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去,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自我检测:
,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 )
【解析】 A、B、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从道德评价的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
【答案】 C
、冰柜和空调排放的氟氯烃不易分解,最后破坏臭氧层,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现在冰箱厂家投入较多资金和技术研究开发无氟冰箱、冰柜等“绿色环保产品”。生产“绿色环保产品”体现了环境伦理的下列原则( )
①环境正义原则②尊重自然的原则③平等互利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来源:Z+xx+]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题干体现了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的原则;③④不符合题意。[来源:学科网]
【答案】 C
,回答问题。
(1)在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的责任主体中,要负主要责任的是谁?
(2)从道德评价角度,谈谈为什么要追究环境污染者的责任?
(3)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对我们的警示是什么?
【解析】第(1)问依托环境问题考查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比较简单。第(2)问主要从环境污染的危害方面进行思考。第(3)问警示主要是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监管。
【答案】(1)与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相比,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较为复杂。对于背景材料所体现的环境污染,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材料厂及其负责人无疑要负主要责任,应当受到相应的制裁。
(2)从道德评价的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其主要后果是:直接损害了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并可能使他们失去家园而成为生态难民;破坏后代人的生存环境,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毁坏其他生命的栖息地,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3)①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告诉我们,当我们在为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欢欣鼓舞时,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到环境风险的等级也在同步提高。②该事件还表明,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能力依然非常薄弱,还存在许多“软肋”——环境风险已经危害国家安全,控制环境风险要从加强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开始。
,但国家对海洋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