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840122949 2017/10/2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姓名:王馨霏
学号:151121217
班级:工商二班
摘要:
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流行,每天销售量为3亿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它在开拓市场、寻求机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施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长期以来运用广告的视觉定位建立起了系统、一致、有效、个性鲜明的品牌推广攻势,成为举世瞩目的营销竞争范例。
一、 可口可乐介绍 3
1. 公司介绍 3
2. 公司历史 3
3. LOGO 3
4. 背景 4
二、 可口可乐如何开展的内容营销计划 4
从“可口可乐”百年历程看市场营销与企业永续发展的关系 4
、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运作 6
产品 6
6
7
渠道 7
7
三、 可口可乐对大众来说是饮料还是文化 8
四、 启示 8
可口可乐介绍
公司介绍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拥有500多个汽水和不含气饮料品牌,每天为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19亿杯畅爽可口的可口可乐系列产品,长期致力于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节能理念。
公司历史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那天,他正在搅拌作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美分。
LOGO
1886年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家药店里,一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偶然发明了一种味道神奇的咖啡色液体,他想把这种有色液体开发成为饮料,但苦于没有资金,就找到当地一个识字不多的大财主鲁宾逊,商议两人合伙开发这一饮料的可行性。当谈妥合作条件后,彭伯顿为了借助鲁宾逊的财力,便把为新饮料命名的权力让给鲁宾逊。
鲁宾逊一口应承下来,但思索一段时间后却感到给这一饮料起名并不那么容易,他把字典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名称。一天下来,由于脑袋昏昏沉沉,吃过晚饭后竟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时,已经是深夜2点多钟了,此时他想按饮料的性质起个名字。饮料是
清凉的,用clod来代表“冷”的含义,可冷字不能成为名字,必须再加上一个字,他又开始翻字典。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他把字典又丢在了一旁。恰巧,这时公鸡打鸣了,他一下子跳了起来,“对了,就用公鸡这个名字吧”!可是“公鸡冷的”或“冷的公鸡”都不能当饮料的名字,想着想着他走到院子里,看到天空中一颗流星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