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经济法案例(内含详细答案).ppt

格式:ppt   大小:21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法案例(内含详细答案).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7/10/20 文件大小:2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法案例(内含详细答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9章案例
案例分析1
晓力2007年9月大学毕业后进人一家国有大型物流公司工作。当时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晓力的合同期为5年,试用期6个月。晓力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家公司管理混乱,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工资比一般同类公司的工资要低许多。于是在工作后的第四个月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则要求晓力支付因解除合同而产生的违约金。晓力认为自己是在试用期内,不应当支付这笔违约金。
问:晓力是否应当支付这笔违约金?为什么?
不应该支付这笔违约金。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可以与其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当劳动者违约时应当支付违约金,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当劳动者违约时应承担违约金之外,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案例分析2
某工厂女职工张某因怀孕导致高血压而在家休病假,此时恰逢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大量裁减人员。张某的车间主任把她和另外一名患有职业性矽肺病的刘某以及一名长期停薪留职的孙某一同作为解聘人员上报至厂部,厂部很快批准解除了这三人的劳动合同,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了经济补偿。但是这三人均不服,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问:①他们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解决争议?
②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首先双方可以协商和解或者由第三方调解,若不愿意和解或者不能达成调解,应当进行劳动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怀孕女职工张某和患有职业性矽肺病的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刘某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长期停薪留职的孙某不属于《劳动合同法》中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可以解除合同。
第11章案例
案例分析
赵某在A商场购买由B公司生产的冰箱一台。半个月后,一日赵下班回家发现,因冰箱电路出现故障,高温下导致冰箱起火,烧毁部分家具及用品,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赔偿损失。A商场辨称,该冰箱是本商场销售的商品,赔偿责任应由产品的制造者承担,销售者不应承担责任。
请问:该案如何处理?
消费者赵某因为B公司生产的有缺陷的冰箱而造成财产损害,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可以要求A商场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要求A商场和B公司承担连带的侵权责任。
第10章案例
案例分析题1
1995年,甲公司制造了一缺陷产品,但主观上不知情,连同其他产品一并销售给乙,在使用中该产品爆炸,造成乙右眼失明,遂法院起诉甲公司,要求甲赔偿,在诉讼中甲公司认为,公司在制造产品中已尽了足够的注意,主观上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请问:甲的主张能否成立,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