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庆四兴煤业有限公司营寨煤矿
(探放水)
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名称:±0m运输石门南茅口运输巷掘进
施工队:
生技部:
通瓦部:
机运部:
安监部: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技术负责人:
矿长:
编制:
编制日期:
±0m运输石门南茅口运输巷掘进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会审人员签名:
通瓦部:
生技部:
机运部:
安监部: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技术负责人:
矿长:
会审意见:
±0m运输石门南茅口运输巷掘进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营寨煤矿开采南桐井田乌龟山背斜西翼立槽煤层,对应地表位于田竹林以南至水井沟打平坎一带,地形大致为一西高东低(+400m~+275m)南高北低(+400~320m)之地势,矿区地表多为山间剥蚀沟谷斜坡地形。大气降雨时地表山间谷地斜坡的排水条件畅通无阻,对应地表无积水洼地鱼塘,山塘,水塘,水池河流等水体存在。井田内发育三条由西而东,自上而下横切地层的季节性山沟,枯水季节无水,雨水季节汇集附近山坡雨水自上而下排泄到井田东侧的蒲河排出矿区注入长江支流綦江水系,其井田及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265m水平。
矿井开采二叠纪龙潭组煤层。煤系地层本身为隔水层,但煤系顶底板分别为长兴(Pc)65m真厚和茅口(Pm)240m真厚的含水层,它们均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它们之间一般无水力联系,地下水一般只限于顺岩层面或沿断裂带运动,水源补给只限于大气降水后经地表含水层,煤层及断裂露头等渗透,通过矿坑采动裂隙路径补给地下,再补给矿坑井下充水。
因矿区处于特殊水文地质单元,故茅口含水层及煤层露头大多深埋地下,出露面积很小,因此矿区范围地下水补给条件差,补给量很小,地下富水极少的纯属大气降水补给来源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
(二)、矿井主要水害分析
营寨煤矿开采南桐煤田乌龟山背斜西翼立槽煤层,乌龟山背斜轴与地层走向一致,背斜在矿区南界(建设煤矿)出露地表,向北以6~10度的倾角倾伏于地下向北延伸。由于煤系地层及其底部茅口含水层深埋地下在本矿区内出露面积很小,几乎无水源补给条件,煤系顶板的长兴含水层虽然有一定面积出露接受地表大气降雨补给,但由于地表降水排泄条件很好,其水量补给很有限。加之该区域的立槽部分煤层南桐煤矿于七八十年代已开采到±0水平以下,而斜槽区域煤层更是开采到-200水平以下,因此本地区地下水已得到很好的疏降作用,故矿井水害威胁及涌水量较小。
从我矿2000年进入立槽开采以来的实际充水涌水量来看:南翼采区之前因对应田竹林煤矿开采浅表煤炭,造成地表沉降洼地雨水渗漏区补给地下,导致矿井南翼采区充水量大于北翼。根据这些年来我们对该区域涌水量实地观测;南翼采区最大涌水量60 m 3/h,一般涌水量20m3/h。而北翼采区实测总的涌水量10 m 3/h~15 m 3/h,因此预计北翼±0水平开采之后总的涌水量也应该在15 m 3/h~20 m 3/h左右。但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面积的加大,矿坑降落漏斗破坏体积的不断增大北翼采区矿坑水还应该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营寨煤矿开采水害威胁主要是由大气降雨补给矿坑的岩溶裂隙水及煤系老空水,由于特殊水文地质条件,岩溶裂隙水主要以封闭的静储量疏干居多,对矿井威胁不大。而煤系老空水则是矿井水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