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docx

上传人:tmm958758 2017/10/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一积极心理品质
孟万金教授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主张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预防为先,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即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品质的集合。
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1求知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儿童天生就是非常积极的探索者,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环境事物。这种好奇心作为一种力量,是求知力的重要源泉。然而,社会要求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必须掌握知识和技能。达维多夫也以大量的研究阐明:学****活动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在形成学****活动的同时,小学生也形成并发展了该年龄段的重要的心理生成物—即理性意识和理论思维
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能力(内省、分析、计划)。埃单克森提出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如果儿童在学校成绩较好,发展了与他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他会认为自己能胜任社会上的各种事情,从而获得一种事业感;反之,如果别人认为儿童应该学会的本领,儿童发现自己并没学会,他在家庭、学校以及与同伴交往中获得的是否定的经验,他会感到自己的无能而产生自卑感。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求知力,保持儿童对学****的热情,非常重要。
2 真诚
    小学是发展学生社交智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时期。同时,拥有一颗善良并懂得爱的心灵,与人真诚以待,宽容对人,是发展社交能力和在交往中得到别人同样对待的重要前提,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利他与从中获得的自我成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所以,培养小学生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日标之一。
3 宽容
    宽容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可将宽容理解为理解、自信和智慧。夸美纽斯种认为:有了宽容,才有平等;有了平等,才有尊重;有了尊重,才有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大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人才能有充分、旺盛的创造力。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造性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宽容则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保护伞”,离开了宽容,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精神家园。21世纪的小学生个性更张扬,思想更活跃,行为更奔放,不易受他人的约束与限制。在家被娇惯颇多,所以会骄傲、任性、固执甚至日中无人。把这样的品质带到学校和班集体来,导致同学间合作、宽容的精神十分缺乏。他们往往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不能正确看待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为一点小事或矛盾斤斤计较,甚至大动“干戈”,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小打下宽容待人的良好心理品质基础,可以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帮助与成功。

4 思维与洞察力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处于发展过程中。所以,培养小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与敏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