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养老保险缴费
*
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白重恩吴斌珍金烨
摘要考虑到家庭可能面临信贷约束同时可能有目标储蓄的动机当期养
: , ,
老金缴费可能会减少当期可支配收入,进而抑制消费,并可能提高储蓄率。使用城
镇住户调查年省市的数据利用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保险参与率
2002—2009 9 ,
的城市差别随时间的变化,构建家庭养老金缴费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发现:在
年之前尽管增加养老保险覆盖率本身有助于刺激消费在给定缴费前的收
2006 , ,
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状态时,提高养老金缴费率会显著抑制缴费家庭的消费。
另外,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对总消费的影响主要也是负面的。
关键词养老保险缴费率养老保险覆盖率消费和储蓄信贷约束目标储
:
蓄动机
作者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吴斌珍清华大学
, ( 100084); ,
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北京金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在读博士
( 100084); , 。
一引言
、
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成为一个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的“中国谜”。在金融海啸
的背景下,中国家庭过高的储蓄率再一次成为焦点。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被普遍看成是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家庭高储蓄的原因,学界
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一个最常见的解释与中国还不够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
家庭需要为多种可能的收入冲击做预防性储蓄,包括为养老、教育及可能发生的大
额医疗支出等储蓄。虽然学术研究还没有确定这一储蓄动机在量上有多重要,不少
感谢清华大学学术午餐会上各位同事提出的意见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
* 。。
白重恩感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的资助吴斌珍感谢自
( 10zd & 007) 。
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的资助文责自负
( 70903042) 。。
· 84 ·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学者提出,应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来刺激消费。这一建议还得到了政策上的支
持,在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被列为
应对危机的四大措施之一
。①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当前扩大内需总量的根本,在于提高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
进行最终将加重企业或居民的税负进一
,②,
步挤压居民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实际上,目前职工及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已经很重,
各地规定的职工社会保险占工资总额的综合比例大都接近甚至超过具体
, 40%。③
来说养老保险约占工资的医疗保险约占工资的失业保险约占工资的
, 28%, 8%,
工伤保险约占工资的生育保险不超过工资的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一
3%, 1%, 1%。
些欧洲的高福利国家虽然在这左右的比例中职工只支付了约个百分点
。④ 40% , 11 ,
剩余的由企业支付,但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些合理假设下,企业支付的部分
会转化成职工税前工资的下降,也就是说,企业的税负可能会转嫁给职工。
可以看到,若要很好地衡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消费的影响,需要研究提高社
保缴费负担对消费的影响。由于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体,我们将集中讨论养老
保险缴费。简单的理论模型预测显示,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养老保
险的收益、借贷约束的程度、储蓄的主要动机,以及养老保险体制的其他一些特征。
国内外目前的实证研究大多假设,养老保险的影响通过缴费者一生的收入约束来体
现,因此,需着重分析养老保险净收益水平(所有收益的贴现值减去所有缴费的折
现值)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然而,当市场中存在信贷约束,家庭无法通过借贷未
来的养老保险收益来平滑消费时,当期养老保险缴费的影响和未来收益贴现值的影
响,就不能简单地加减,因此,直接考虑当期养老金缴费的影响就很有必要。鉴于
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发达,同时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已经很高,直接考察当期的
养老金缴费对消费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将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年个省市的数据估计职工当期的
2002—2009 9 ,
养老保险缴费对家庭消费储蓄的影响。实证估计的难点在于,缴费水平的高低往往
和一些不可观察的工作特性相关。我们利用工具变量法来解决这个内生性问题。工
参见路透社报道中并以此提振经济年月日
①:《》,2009 4 24 ,
http://cn./article/chinaNews/China-3774920090224 .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