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说话的“班副”
许小燕,中共党员,江苏省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智二年级班主任。
在许老师眼里,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天使。上帝对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他就用爱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在他们心田里种下一米温柔的阳光。
他秉持“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一切生命都有梦想”的教育信念,包容、接纳、支撑、呵护、欣赏、成全每一名特殊儿童,坚守在特殊教育的阒园,以“特殊儿童诗性德育”为研究方向和追求目标,逐步形成了“质朴平实,诗意灵动”的教学风格。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他针对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以行为养成为基点,培养学生“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地扫好、把物放好、把饭吃好、把衣穿好、把字写好、把操做好”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人生打底,为他们的未来奠基。
他先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消防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首届文明交通志愿者“微笑使者”、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特殊教育教科研先进个人、如皋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南通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通市特殊教育学校班会课一等奖、南通市特殊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在《班主任之友》《现代特殊教育》等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多媒体课件《毒品离我们有多远》获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法制教育课件二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如皋市优秀红旗中队。
我们班有一个不说话的“副班主任”。大家也许会猜测:不说话的“班副”?是不会说话的聋哑(听力障碍)老师吧!大家误会了,咱们“班副”只不过是“不说话”而已,并不是“不会说话”。在我们班的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他可能“说”会“道”了,他每天“说”的“话”可多着呢!而且,孩子们也特别爱听这位“班副”的“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班副”诞生的缘起
事情得从两年前说起,那年九月,开学季的第一天,我们培智一年级一下子招收了十二个小朋友,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脑瘫的,有自闭的,有城里的,有农村的,可以说是“类型”齐全、禀性迥异。因为是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刚刚离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怀抱,来到陌生的校园,接触陌生的老师,所以,吵的嚷的、哭的闹的、跑的溜的……把我这个自己觉得堪称“资深”的班主任整得焦头烂额、眼冒金星。就连让他们“坐到自己的座位”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常规,在我看来都是一个奢侈的想法。
为了训练他们的“坐功”,我抓拍了一些他们的照片,贴在他们的桌子左上角,再写上他们的名字。这样一来,搂草打兔子――一举两得。一是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照片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并且出于对照片的好奇和对“我的地盘”的本能卫护,他们开始变得愿意在自己的座位上呆一段时间了。二是我这个“人面识别障碍(面孔遗忘症)患者”,终于可以摆脱将孩子的名字张冠李戴的尴尬了,只要瞟一眼桌上的照片和名字,心里就不再纠结会把孩子的名字喊错了。
为了更加快捷方便地喊出孩子的名字,我抓拍下他们的笑脸,利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处理,再用醒目的颜色和活泼的字体写上他们的名字,然后打印出来,贴在磁性黑板贴上,做成了一个个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大头照”黑板贴。
谁会想到,这些最初只是为了方便老师点名的黑板贴竟然能在日后成为我班的得力“班副”呢?
教育教学小助手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特别的“身份证”,一到下课时间,就围到黑板前,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