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记念刘和珍君.ppt

格式:ppt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念刘和珍君.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5/4/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念刘和珍君.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预****检测
黯然( ):洗涤( ):喋血( ):攒射( ):赁屋( ):惩创( ):羽翼( ):菲薄( ):桀骜( ):寥落( ):屠戮( ):绯红( ):踌躇( ):浸渍( ):
长歌当哭( ): 殒身不恤: ( ): 广有羽翼( ):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1932)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主要思想
作为一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鲁迅终其一生都为追求人的解放包括知识分子(自身)的解放而奋斗;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又终其一生都努力恪守自己的独立人格,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个性。鲁迅的人学思想及个性主义,体现于他自觉而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封建主义精神:要追求人、知识者、自身的解放,就意味着要打破一切束缚人的既定的陈旧规则和观念,打破一切的封建主义;也意味着个性的张扬,人格的独立,使人成为一个现代的独立的人。人学是鲁迅思想的核心,立人是鲁迅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指向。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他在探索强国之道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探索人的问题,并开始探讨中国国民性的问题。鲁迅在怀疑和否定当时的主流思想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他的立人思想,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来达到“立人”→“立国”的目的。从“立人”出发,鲁迅又终其一生追求着自身的独立个性和思想自由,也就是个性主义。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资料
在北京圆明园西南面“九洲清宴”遗址,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墓,这座墓园占地约100平方米,正中修筑一米多高的石砌圆形台基,台基上竖起通高九米六面体大理石墓碑。墓碑正南面镌刻着“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从正南面开始,自右而左,镌刻北平市长何其巩所写的《三·一八烈士墓表》和39位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所在单位和职业等。墓碑四周有28位烈士的坟茔,其余烈士葬于别处。这处烈士墓是在“三·一八”惨案3周年时建成的,当时北平市近万人参加了隆重的烈士公葬典礼。
刘和珍简介
刘和珍(1904一1926)女,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西南昌。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资料
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重点语句含义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答: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又为了使庸人不要忘记死难烈士,为激励后人,也必须要写,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所以“无话可说”。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