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喜星电子内部培训导师体制
引言
为了完善公司培训体系,使培训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和出色,需在公司内部建立一支优秀的培训导师队伍。
目的
为了合理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公司内部培训导师,特制订《喜星电子内部培训导师体制》。
范围
适合公司内部培训导师队伍的相关管理。
职责
人事部负责体制的制定和解释。
内部培训导师的职责
负责设计课程,制作培训教材、培训纲要和相关辅助道具。
收集与其培训项目相关的文件、案例、相片和故事等。
将外部培训项目转换成与本公司实际相结合的培训项目。
根据需要(如培训需求的变更、客户需要或技术更新等)定时地更新培训教材。
人事部部在内部导师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
开发培训项目时联络业务专家。
担任顾问的角色,为内部培训导师提供咨询服务,以确保培训方式恰当。
推荐并帮助挑选内部培训导师,为所选的导师提供TTT培训。
评估内部导师的表现,提出建议以改善内部导师的培训工作表现。
评估培训教材质量,如有需要提出建议和推荐改善方法。
组织内部导师会议、团队活动等,以提高内部导师的归属感,并举办培训工作坊提高他们的授课技巧。
定义
内部培训导师的定义
管理者均为内部培训导师
每一位管理者都应是教练或导师,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这些都是喜星电子的财富。因此只要员工担任管理者一职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内部导师体系的一分子。
内部培训导师还应该:
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巧,在公司或部门内信誉度高,乐于传授知识给其他经验较少的员工。
是某一领域的某项业务的专家或能手。
过程方法和内容
内部培训导师的选拔
内部培训导师的资格条件:
凡是在公司就职一年以上或者具有同行业3年经验以上者,即可报名或者被推荐为内部培训导师候选人。
性格热情、开朗,口齿清楚。
行业或者岗位经验丰富,足以教授他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培训感兴趣,愿意分享。
内部培训导师的选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具体见附件一:《喜星电子内部培训导师选拔流程图》。
内部培训导师的选拔考核期是1-3个月左右。
内部培训导师的考核
内部培训导师除了在选拔过程中需要接受初步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平时考核及年度考核。
平时考核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培训导师是否在课前结合课程的需要与学员进行过简单的培训需求调查和确认;
授课结束时,学员将对培训导师及课程的评价及建议填写在《培训课程反馈表》;
培训学员在授课后的效果反馈;
培训导师在培训结束之后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地跟踪。
年度考核由HR进行专项评估,具体见附件二:《内部培训导师年度考核表》
人事部结合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情况,判断培训导师是否需要继续参加TTT培训、是否可以继续保留其资格、是否可以升级。
内部培训导师的培养
责任感的培养
培训导师所属部门及HR负责引导和培养培训导师的责任感。
编写和管理培训教材
人事部将组织内部培训导师系统学习培训教材编写的统一格式、相关注意事项等。
授课技巧的培养
人事部将组织内部培训导师参加《TTT》培训,重点是锻炼授课的技巧。
内部培训导师的激励机制
为感谢内部培训导师的辛勤付出,特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也以此机制鼓励内部培训导师及其他管理人员自觉主动地开展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文化。
每年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