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文档名称:

宏观经济学.ppt

格式:ppt   大小:1,834KB   页数:1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宏观经济学.ppt

上传人:yzhlyb 2017/10/24 文件大小:1.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宏观经济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以一个社会(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考察各种总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目的在于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并为人们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分短期和长期:对整体经济的短期研究着眼于总供求的非均衡和均衡,即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失业问题和如何充分就业问题;长期研究则关注通货膨胀与紧缩、持续提高生产率等问题。
0 —经济循环模型和宏观经济总量
0 — 1 国民经济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模型
消费者
生产者
C
Y
模型的假设前提:
1、无政府;
2、对外封闭;
3、无折旧;
4、价格不变;
5、流转无阻滞;
6、消费者无储蓄,生产者无投资。
从产品市场看,消费支出为有效需求,即C = AD;要素收入为有效供给,即Y = AS。
据前提6,C = Y,也就是AD = AS。
现在放宽前提6,则模型变为
消费者
生产者
C
Y
S
I
资本市场
小概念:漏出(W)与注入(J)
从产品市场看,消费支出是对生产者提供的消费品的需求,同时投资支出是生产者对生产者提供的资本品的需求,因此总需求为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之和,即 AD = C + I ;
消费者出租出售要素的收入有两个去向:用于消费和用于储蓄,因此总供给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即 AS = Y = C + S 。
由上可知,在扩展模型下,AD = AS 的条件是
C + I = C + S
二、三部门模型
消费者
生产者
C
Y
S
I
资本市场
政府
T
G
即 I = S ( J = W )
在政府存在的条件下,总需求 AD 由消费者消费支出 C、生产者投资支出 I 和政府的购买支出 G 三部分构成,即
总供给 AS 由消费者要素收入 Y 的三个去向构成,即由消费 C、储蓄 S 和税收 T 构成。
三部门模型下,AD = AS 的条件是
C + I + G = C + S + T
即 I + G = S + T ( J = W )
三、四部门模型
消费者
生产者
C
Y
S
I
资本市场
政府
T
G
国外
M
X
AD = C + I + G + X
AS = C + S + T + M
AD = AS的条件是
C + I + G + X = C + S + T + M
即 I + G + X = S + T + M ( J = W )
四、国民经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变过程
(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计划注入大于计划漏出时
J > W
Y
W
J = W
J < W
(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或计划注入小于计划漏出时
Y
W
J = W
0 — 2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所有消费者的要素收入即国民收入Y,反映整个经济生产规模的大小。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 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里(一般是一年)在国内或区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注意:(一)时间范围。
小概念:流量和存量。
(二)最终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是指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不再作为投入品的产品。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最终产品价值
棉花
8
——
8
2
棉纱
11
6
5
1
棉布
20
10
10
4
服装
30
16
14
30
合计
69
32
37
37
(三)市场价值。
1、不用于销售的最终产品不计产值。
2、价格变动会影响产值大小。
(四)国内生产。
小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
二、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
(一)支出法
一般来说,如果从统计上能够分清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则可以用各种最终产品数量乘以其价格所得到的价值加总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