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正确使用维生素
维生素类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与健康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也是人们在一般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中运用最多的药物。多数病人和医生都习惯于配合使用或长期使用一些维生素,甚至有些人把维生素当作营养品来服用。因而在临床上会经常出现一些滥用维生素的情况,造成一些对人体无为的伤害。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开头语
主要内容
维生素类的药理作用
滥用维生素的危害
造成维生素流失的原因
预防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分主要分为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VC,VB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
1、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或视黄醇。
(2)维生素D,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或钙化醇。
(3)维生素E,又名抗不育维生素或生育酚。
(4)维生素K,又名凝血维生素。
2、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又名抗脚气病维生素或硫胺素。    (2)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3)维生素B3,又名抗癞皮病维生素,即尼克酸和尼克酚胺(烟酸和烟酰胺)。    (4)维生素B6,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即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5)泛酸,又名遍多酸。    (6)生物素。    (7)叶酸。    (8)维生素B12,又名抗恶性贫血维生素或钴胺素。    (9)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以上所列是较为重要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D、B1、B2、B3和维生素C对机体的代谢调节最为重要,从膳食中的供应也常不足或缺乏。
维生素类的药理作用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分子式C29H50O2,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自然界存在的有维生素E作用的物质有八种。一般所指维生素E是α-生育酚。药用的主要是其含有的乙酸酯,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在小麦胚芽油中含量最高。浅黄色粘稠油状液体。无臭无味。密度(25/4℃)。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和油脂。对热和碱稳定。久置空气中缓慢氧化,遇铁盐、银盐则氧化较快,受紫外线照射即失效。本品对生殖功能、肌肉代谢均有影响,具有抗氧化作用等性质。可由三甲基氢醌与叶绿醇等缩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