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我们”的《金蔷薇》.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们”的《金蔷薇》.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17/10/2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们”的《金蔷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们”的《金蔷薇》

《金蔷薇》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著
戴骢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大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青春与共的枕边书。诗人北岛说他心中的圣经是伊利亚?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而刘小枫说他年轻时候曾经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中的激情所吞噬,而后心灵圣经竟然被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这样一本小册子取代了!北岛和刘小枫虽然选择的书不一样,但是作为同一代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那个遥远、厚重以及苦难的俄罗斯民族,这种巧合还是让我颇为惊喜。也许根本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对俄罗斯独特文化虔敬的默契感吧。携着这种对俄罗斯文化的敬意,我阅读了《金蔷薇》。
根据刘小枫的说法,《金蔷薇》初译本刊行于上个世纪的
50年代后期,而他最初阅读此书时已经是70年代的初期,而后的80年代后期,又重读了翻译家戴骢先生的新译本。光阴荏苒,将近20年后,我开始读的仍然是戴骢先生的译本。不知怎么,当我开始阅读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文字的时候心底竟然莫名地有些惶恐。这些在时光的隧道中传递百年的文字经过了一代代人的精心打磨,不但没有丧失光彩,反而更加熠熠生辉。阅读着这些文字,仿佛闪回了那些已经模糊的岁月,契诃夫、勃洛克、莫泊桑、蒲宁、高尔基、雨果以及在理想的童话王国里的安徒生。我甚至觉得走到大街上,不经意的回头之间就能在人群中看到他们。
刘小枫先生在重读《金蔷薇》后写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现如今这篇文字已经是广为传诵的经典。他告诫我们说,“要读懂这部书,并不比那些高深莫测的人生哲学的玄论容易。只有品尝过怕和爱的生活的灵魂,才会懂得由怕和爱的生活本身用双手捧出的这颗灵魂。”记得当初读到刘小枫的这段话之后一直心存疑虑:我们这代人还能读懂《金蔷薇》么?《金蔷薇》会不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圣经?有学者认为,我们这代人和上一代人最大的区别是也许已经没有了“怕”和“爱”
,当我们从一种“信”走向了“不信”,从真诚的理想主义走向了彻底的怀疑主义,从信仰走向了虚空,从读书走向了游戏,我们已经是“游戏的一代”了!当什么都是我们怀疑或不信的对象时,虔敬和羞涩的品质怎么可能在我们身上出现呢?其实,对于这种贬低我们这一代人的论调颇不以为然。也许我们以反叛的姿态出现,以愤世嫉俗的姿态成长,以鄙视崇高的姿态发言,但最终我们会以成熟的姿态面对生活。虽然我可能不能信仰,但是我会积极地面对生活,寻找一种在没有信仰的情况下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对我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