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执教者:刘青
教学目标:
1、能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常识,能够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2、能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民歌的欣赏活动中,分辨出各民族的民歌的音乐特点。
3、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是怎样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分析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在刚才的幻灯片中,你能说出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苗族……)
同学们去过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吗?你们了解他们的音乐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整体性教学阶段
(一)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大量的民歌和舞蹈音乐。今天我们一起到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看一看,了解他们的音乐特色。
(二)我们先来听三个音乐片断,看你能否判断出它的曲名以及所属的民族。
《青藏高原》-------藏族
《阿拉木汉》-------维吾尔族
《牧歌》-------蒙古族
(三)问:这三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各自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音乐特点指的是:旋律、节奏、速度等。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
三、分析性教学阶段
(一)新疆维吾尔族
1、老师示范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送我一朵玫瑰花》
听完之后你的音乐感受是什么?
2、欣赏周笔畅版本的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同时思考音乐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好的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这首作品的名字叫?(青春舞曲)
听完之后,大家的感受如何?(欢快的)
那这首作品通过怎样的表现方式带给大家这种欢快的体验呢?
3、分析乐谱
①旋律的进行方式是小跳还是大跳?(先解释什么是小跳、大跳)
②节奏是密集还是宽松的?(密集的)
③观察乐谱,哪里出现了变化?(最后一句出现了符点音符)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多以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为主,这样的特点是?
形成轻快活泼、节奏性强特点。
4、让学生跟音乐一起打节奏。
总结: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的旋律进行以小跳为主,欢快跳跃,节奏密集,速度较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分析作品,总结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的音乐特点,以点带面。
5、请学生向全班展示搜集整理的有关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和相关音乐文化资料。
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
①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②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③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了解当地文化进一步理解音乐。
(二)蒙古族
1、欣赏蒙古族呼麦唱法
知识引入:呼麦是蒙古的一种特殊双声歌唱方法。呼麦的典型特征,在于歌唱时可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高低不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同时,其不同唱法的声音频率跨度高至4200赫兹,低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