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课程培训(教学设计)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谌孙桂 ls0744003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模块)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单元第11课
5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要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评价;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
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能力要求:①通过对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分析,培养学生透破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②指导学生阅读太平天国的宗教教义和《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③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④通过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
③太平天军将士反封建、反侵略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同时要认识到太平天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2、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课标解读:①充分运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与过程,引导学生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双半”社会中进行评价。
②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中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
(2)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教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