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学天国的法律制度具有两大特点,一方面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普遍要求和朴素的维护主义,另一方面也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和空想成分,受封建法制影响较深。学习本章,应以其纲领性文件、刑法、诉讼制度为重点。
【本章知识点】:
1.《天朝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第一节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基本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基本建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经济、政治、社会改革方案,在农业经济、政治制度、诉讼审判制度三方面体现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主要政策。
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革命后期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在政治、政权建设、社会改革、经济发展、法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概念辨析】:
1.《天朝田亩制度》:
是指导太平天国革命的总体性文件纲领。它以土地制度为核心,具体规定了土地所有、劳动方式、财产分配等一系列农民极为关心的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土地平均占有、共同参加劳动、财产“圣库”所有、平均分配。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彻底废除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真正实现所有的社会成员“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它反映了长期在经济上处于受压迫地位的农民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将“均贫富”的极端小农思想变为政治、经济纲领的政策,但由于这一设想明显脱离生产力实际水平,违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因而成为缺少现实基础的空想社会蓝图,虽以法典的方式正式颁布,但未能有效实施。
2.《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革命后期提出的变革理论,由革命后期的重要领袖之一洪仁玕提出。它的核心思想是健全太平天国的政权体制,加强国家与社会的法制化程度,并通过法律手段,推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贸易和生产。洪仁玕认为,国家的强盛与衰弱和法律制度是否健全密切相关。他主张仿效英美的法律体系,使整个社会规范化、有序化。在此体系下,国家应建立正常的官民沟通机制,确立新闻官、确立官员民选制度。在经济上,洪仁玕主张学习西方,兴办实业,要发展铁路、公路、轮船,开办银行、矿业,实施专利制度、保险制度。
《资政新篇》提出的法治方针与经济政策,对太平天国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现实的空想。但在近代中国,洪仁玕提出的在法律、政治、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引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法律手段保障新生产方式的确立和运作,在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资政新篇》中所涵盖的思想理论,不仅超越了龚自珍、魏源等思想家,在很大程度上也超越了此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刑法和诉讼制度
【基本内容】
一、刑法。刑法在太平天国的法律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其法源是《十款天条》和《太平条规》,定都天京后,制订了《太平刑律》。其内容主要是打击敌对分子和活动、在意识形态里推行农民革命教条、严惩破坏军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法体系简单且残酷。
二、诉讼审判制度。在体制上,太平天国实施行政、司法合一的制度。由两司马负责审理纠纷,但实践中多由总制或军政长官裁决案件。审判活动较为民主。
第三节太平天国法律制度的经验和教训
【基本内容】: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体现了农民意志,在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上,它反映了几千年来中等、诉讼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