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5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古代.pdf

格式:pdf   大小:2,387KB   页数:4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古代.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10/30 文件大小:2.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古代.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作者:周裕错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8-04645-X/K10
定价:0
本书得到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
四川大学汉语史和中国古典文献学
211 工程基金赞助
本书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学术
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出版者的话
今天的出版业繁荣昌盛, 出版的各家各派的著作很多, 但真
正称得上原创性的, 学术含量高的专著, 不能算多。学术界的不
少朋友感叹地告诉我们,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是一些学者
心态浮躁, 急于求成。治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在中国有良好的
传统, 代代相承。做学问也是件十分清苦的事, 需“板凳要坐十
年冷”, 要付出艰辛劳苦的代价。前人孜孜不倦的学术创新精
神, 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值得后人学****和继承。我们已进入一个
新世纪, 需要学术研究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我们又处在一个昌盛
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这为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
的机遇。因此, 我们尝试搞一个“学术创新”系列, 争取把更多
的具有相当水准的原创性专著献给读者。
要求列入这个系列的学术专著, 或是填补空白的, 或是推陈
出新的, 并要求有理论的分析, 从而为后人留下扎实的学术成果。
“学术创新”系列的内容, 着意于中国的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
人类学、哲学等范畴, 侧重于宏观性或综观性的专题。在研究方法
上, 尽可能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去扩展历史、社会研究的时间和
空间, 从而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创新。也许我们的要求高了些, 但这
主要是为了倡导良好的学风, 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能跨上一个新
台阶。优秀的学术成果, 是作者和出版社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
果, 恳请全国学术界专家学者, 不吝赐稿, 并深表感谢。
目录
内容提要( 中文) ⋯⋯⋯⋯⋯⋯⋯⋯⋯⋯⋯⋯⋯⋯⋯⋯⋯⋯ 1
内容提要( 英文) ⋯⋯⋯⋯⋯⋯⋯⋯⋯⋯⋯⋯⋯⋯⋯⋯⋯⋯ 1
前言⋯⋯⋯⋯⋯⋯⋯⋯⋯⋯⋯⋯⋯⋯⋯⋯⋯⋯⋯⋯⋯⋯⋯ 1
第一章先秦诸子论道辩名⋯⋯⋯⋯⋯⋯⋯⋯⋯⋯⋯⋯⋯⋯ 6
一、循名责实: 指称与世界⋯⋯⋯⋯⋯⋯⋯⋯⋯⋯⋯⋯ 7
二、知者不言: 真理与体验⋯⋯⋯⋯⋯⋯⋯⋯⋯⋯⋯⋯ 19
三、尽言尽意: 形上等级制⋯⋯⋯⋯⋯⋯⋯⋯⋯⋯⋯⋯ 26
四、以意逆志: 意图的重建⋯⋯⋯⋯⋯⋯⋯⋯⋯⋯⋯⋯ 36
五、知言知人: 理解的循环⋯⋯⋯⋯⋯⋯⋯⋯⋯⋯⋯⋯ 48
六、见仁见知: 象喻性文本⋯⋯⋯⋯⋯⋯⋯⋯⋯⋯⋯⋯ 57
第二章两汉诸儒宗经正纬⋯⋯⋯⋯⋯⋯⋯⋯⋯⋯⋯⋯⋯ 65
一、阴阳谶纬: 神学的诠释⋯⋯⋯⋯⋯⋯⋯⋯⋯⋯⋯⋯ 67
二、教化讽谏: 政治的诠释⋯⋯⋯⋯⋯⋯⋯⋯⋯⋯⋯⋯ 79
三、训诂笺注: 语言的诠释⋯⋯⋯⋯⋯⋯⋯⋯⋯⋯⋯⋯ 96
第三章魏晋名士谈玄辨理⋯⋯⋯⋯⋯⋯⋯⋯⋯⋯⋯⋯⋯ 109
2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一、言意之辨: 正名与无名⋯⋯⋯⋯⋯⋯⋯⋯⋯⋯⋯ 110
二、得意忘言: 九方皋相马⋯⋯⋯⋯⋯⋯⋯⋯⋯⋯⋯ 123
三、辩名析理: 清谈的妙用⋯⋯⋯⋯⋯⋯⋯⋯⋯⋯⋯ 134
第四章隋唐高僧译经讲义⋯⋯⋯⋯⋯⋯⋯⋯⋯⋯⋯⋯⋯ 144
一、译经: 橘化为枳⋯⋯⋯⋯⋯⋯⋯⋯⋯⋯⋯⋯⋯⋯ 145
二、义解: 移花接木⋯⋯⋯⋯⋯⋯⋯⋯⋯⋯⋯⋯⋯⋯ 165
三****禅: 见月亡指⋯⋯⋯⋯⋯⋯⋯⋯⋯⋯⋯⋯⋯⋯ 188
第五章两宋文人谈禅说诗⋯⋯⋯⋯⋯⋯⋯⋯⋯⋯⋯⋯⋯ 205
一、疑古: 理性批判⋯⋯⋯⋯⋯⋯⋯⋯⋯⋯⋯⋯⋯⋯ 207
二、心解: 情性体察⋯⋯⋯⋯⋯⋯⋯⋯⋯⋯⋯⋯⋯⋯ 217
三、论世: 本末探究⋯⋯⋯⋯⋯⋯⋯⋯⋯⋯⋯⋯⋯⋯ 228
四、释事: 密码破译⋯⋯⋯⋯⋯⋯⋯⋯⋯⋯⋯⋯⋯⋯ 243
五、活参: 自由解读⋯⋯⋯⋯⋯⋯⋯⋯⋯⋯⋯⋯⋯⋯ 250
六、亲证: 存在还原⋯⋯⋯⋯⋯⋯⋯⋯⋯⋯⋯⋯⋯⋯ 260
第六章元明才子批诗评文⋯⋯⋯⋯⋯⋯⋯⋯⋯⋯⋯⋯⋯ 272
一、水月镜花: 抗诠释文本⋯⋯⋯⋯⋯⋯⋯⋯⋯⋯⋯ 273
二、醉翁鉙语: 不说破原则⋯⋯⋯⋯⋯⋯⋯⋯⋯⋯⋯ 292
三、借杯浇臆: 主观性阐发⋯⋯⋯⋯⋯⋯⋯⋯⋯⋯⋯ 308
四、赏文析义: 艺术性诠解⋯⋯⋯⋯⋯⋯⋯⋯⋯⋯⋯ 321
第七章清代学者探微索隐⋯⋯⋯⋯⋯⋯⋯⋯⋯⋯⋯⋯⋯ 335
一、返经汲古: 文本的复原⋯⋯⋯⋯⋯⋯⋯⋯⋯⋯⋯ 337
二、通诂明道: 本义的确立⋯⋯⋯⋯⋯⋯⋯⋯⋯⋯⋯ 348
三、实事求是: 诠释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