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美术史.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美术史.doc

上传人:gyzhluyin 2017/10/31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美术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和中原青铜器有什么异同?
从青铜器的造型比较:
中国商代的青铜器以实用器物造型为主,主要是祭祀礼器和生活用具。这些器物造型庄重、纹饰繁缛,具有威严、神秘之感,而以动物和人像为题材的造型则较少;尤其是独立人像的青铜制品,则几乎不见。广汉三星堆两个器物坑出土的青铜器中,除了一部分青铜容器外,大多数都是具有雕塑性质的作品,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形为其特征。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祗;以仿植物为造型特点的青铜神树,则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识。以祖先崇拜和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为主体的宗教观念,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从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比较:
商代中原青铜器上的纹饰以方圆结合,方中有圆,圆中寓方。刀割和浇铸的线条风格强烈,形成线的意识,对后来的艺术绘画和书法有深刻影响。除了浮雕和线的花纹结合以外,还有牺首和构成器物华丽外轮廓的扉棱。三星堆青铜器装饰纹样上与中原青铜器文化抽象化,几何图像化明显不用的是它的具象化,纹饰布局比较程式化。但是图形上都是多采用兽面纹和几何图形。三星堆非商类多采用圆雕和浮雕的手法表现。视觉上比较简洁和朴素。两者装饰的整体风格比较,商文化的同类青铜器装饰明显要细致规范的多,三星堆的青铜器纹饰相对粗犷一些。三星堆青铜器的花纹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相对应的风格和形式。
从青铜器的原料,铸造技术和后期加工上比较:
出土文物中发现三星堆青铜器切割成孔工艺有悖于中原青铜器的工艺传统。商代中原青铜器若需在青铜上穿孔切割等工艺,应该是重新铸造新的带孔器物,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变它的性质。经过专家对出土器具进行的科学检测发现三星堆青铜器中的铜锡铅含量范围变动较大并且在冶炼铸造过程当中,配方原料随意性较强。综上所述三星堆青铜器的颜料配方在研究上看有一定的随意性,铸造技术没有中原先进,但是它的铜焊、铆接、热补等铸造工艺是同时期在中原地区不曾见过的。其中铜焊技术比中原早数百年。
从宗教意义上的比较:
从宗教意义上来看,两者文化有相似的地方,目的大都是为了祭祀,也有差异的地方,简而言之就是“巫”和“礼”的区别。三星堆地区主要直接铸造神灵的偶像来进行供奉和祭祀,中原地区佛教传入前很少见的。三星堆的青铜器缺乏权势和等级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以舞降神和沟通人神的巫术特点。商代青铜器以国家正点的礼仪形式达到祭祀的目的,有强烈王权意识和地位分层。
大量的地下出土材料说明,中国文明是多元化的耦合而形成的,各方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方面的长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后才出现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各自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文明。
二、汉代霍去病墓和秦陵兵马俑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霍去病墓石刻是西汉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决不作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很好地表现出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秦陵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