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软式垒球比赛规则.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软式垒球比赛规则.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11/2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软式垒球比赛规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软式垒球比赛规则
(试行)
规则一比赛场地
规则二设备
规则三球队的组成及队员
规则四比赛
规则五击球员和击跑员
规则六跑垒员
规则七申诉局面
规则八死球和继续比赛
规则九抗议
规则十裁判员和记录员
规则一比赛场地
图一

如图所示:
a. 比赛场地分为界内区和界外区。界内区域为直角扇形,界外区域为扇形直角
线外5米的“L”形地区,其它为无效区。
b. 比赛场地,可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球场特别规则。
(图一,以中学比赛场地为例)
a. 扇形的顶角位置为本垒,沿逆时针方向的三个方形标记分别为:一垒、二垒、
三垒。垒间距离:中学15~18米;小学13~15米;正式比赛以最大距离为准。
b. 扇形的弧线为本垒打线,本垒打距离(扇形半径)为:小学30米;中学40米。
c. 击球座应置于距离本垒板后1米处。
d. 击球区为直径6米的圆形的界外区域,其圆心为扇形顶角。
e. 指导区为直径2米的圆形,圆心在一垒和三垒外侧3米处。
f. 预备击球区为2米直径的圆形,圆心距扇形顶角7米,距边线2米。
g. 比赛场地内的各种线条,其宽度均为5厘米(或7厘米)。
垒垫:依照快垒正式比赛的垒垫尺寸执行。(图二)
图二
a. 本垒板:须用橡胶板制成,它呈五边形,(17英寸),(), 厘米(12英寸)。
b. 垒包:除本垒外,(15英寸)见方,(5英寸),用帆布或其它适当材料制成,垒包要钉牢在地上。
c. 双色垒包只用于一垒,呈38厘米76厘米(15英寸30英寸),(5英寸),用与其它垒包相同的材料制成。垒包的一半固定在界内地区,颜色明显不同的另一半固定在界外地区,每一半各为单一颜色。
d. 关于双色垒包的规则:界外地区的垒包视为界外地区,当球只击中界外地区的垒包时,视为只击中界外地区。
规则二设备
球棒
a. 球棒应使用本会认可的塑胶制安全球棒。
球棒规格由本会另行规定。
比赛球
a. 比赛球应使用本会认可的塑胶制安全垒球。
b. 比赛球规格由本会另行规定。
击球座
a. 击球座应使用本会认可的塑胶制安全球座。
b. 击球座规格由本会另行规定。
运动服
a. 同队队员,必须穿着同样的棒垒球服或运动服。
b. 比赛时以戴球帽为宜。
不使用棒垒球手套及金属钉球鞋。
禁止穿戴危险饰物
为了确保队员在比赛中的安全,禁止在比赛中佩戴暴露的装饰品,如:手表、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等。
禁止在场内放置用具
a. 比赛用具必须放在队员席内。
b. 裁判员要先确认比赛场地及用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赛。
规则三球队的组成及队员
球队的组成
球队由领队、教练2至4名、队员15名组成。
球衣背号不大于两位数,衣号不小于15厘米
上场队员名单应填写9名队员及替补队员。
防守位置及名称(图三)
图三
9名队员按照其防守位置的不同,名称分别为:投手(也称自由人,可以站于投手位置参加内场防守,也可以站于外场参加外场防守)、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场手。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增减上场队员人数,但双方人数应均等。
除了接手以外,其他守队队员在击球员击球时,必须位于界内区域。
接手在击球员击球完成之前,必须在击球区外面。
规则四比赛
比赛双方掷币选择攻守。
攻方9名队员依次完成击球后,为半局结束,进行攻守交换。每半局结束时的残垒,为次局进攻开始时的局面。
每场比赛为五局。如逾时间,需完成最后一局比赛。
在比赛时,大会可以制定特别规则,以限制比赛时间。
在比赛最后一局终了时,双方得分相同,原则上要进行延长赛。延长赛的比赛方式依照大会规定进行。
弃权
某队如有以下情况时,裁判可以宣布该队“弃权”,并判对方球队获胜,比赛得分按7:0记录。
a. 球队未遵照比赛规定时间到场时。
b. 球队未经报名的队员擅自出场比赛时。
比赛的进程
比赛在主裁宣布“比赛开始”时开始,宣布“比赛结束”时结束。
主裁在攻守行为静止时,可宣布“暂停”。接手将球放置在击球座上。在击球员完成打击之前,接手必须在击球区之外。以不影响击球员和裁判员工作为准。
在主裁宣布“开始”之后继续比赛。
暂停作指示:每局进攻与防守时,教练或领队均可要求暂停作指示一次,时间不得超过一分钟。
得分
跑垒员在任何一局比赛结束之前,正确地依次踏触一,二,三,本垒,则判攻队得一分。
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