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文档名称:

3 需求分析.ppt

格式:ppt   页数:9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 需求分析.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 需求分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有关需求的基本概念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与步骤
需求分析的方法
补充: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
图形工具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软件需求分析
2
什么是需求
需求的基本概念
宽泛地讲,需求来源于用户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被分析、确认后形成完整的文档,该文档详细地说明了产品“必须或应当”做什么。
3
需求的重要性
Frederick Brooks在他1987年经典文章“No Silver Bullet”中阐述了需求的重要性:
开发软件系统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准确说明开发什么。最困难的概念性工作是编写出详细的需求,包括所有面向用户、面向机器和其它软件系统的接口。此工作一旦做错,将会给系统带来极大的损害,并且以后对它修改也极为困难。
需求是产品的根源,需求工作的优劣对产品影响最大。就像一条河流,如果源头被污染了,那么整条河流也就被污染了。
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并不清楚究竟该做什么,但却一直忙碌不停地开发。
4
需求案例
本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本案例涉及6个机构A,B,C,D,E和F,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下页所示。故事是这样的:
A和B都是公司的研发机构,B做核心平台的研发,A做增值业务的研发。C是公司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立项、结项和研发经费管理。D是公司的一个销售机构。
一年前,B研制了一种数据接入服务器的原型。B对A讲:“我们的接入服务器前途很好,请你们帮助开发网管软件(属于增值业务范畴),大家合作把产品做好,一起发财。”
D对B和A讲:“你们把接入服务器和网管软件做好,我们负责卖,挣了钱大家一起分。”
5
A想了想觉得机会难得,于是向C申请立项。立项后,A把该项目外包给一家专业做网管软件的公司E,期望半年内完成。由于接入服务器是B的,于是A和E就派开发人员到B处搞需求分析。B的接入服务器并不成熟,老在变,三方折腾了好久,最终E用了一年时间把接入服务器的网管软件做出来了。
E把网管软件交付给A,A付清了E的开发费用,再把网管软件交付给D,D再卖给客户F(某地电信局)。F对D讲:“你们的网管软件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等你们把软件改好后我们再付钱。”
D赶紧对A讲:“兄弟啊,货已经出手了,但是不对路,请赶紧把它改好,不然大家都没钱赚。”
F
客户
E:网管软件承包商
D销售机构
A:增值业务研发机构
C:项目管理机构
B:核心平台研发机构
本案例6个机构的关系图
6
A很愤怒,怨天不公:“我们辛苦了一年,又花了很多钱,可是产品做完了却没人要,岂有此理!”
祸不单行的是,C来找A的麻烦:“你们的项目延期半年多了,经费也用光了,请尽快结束项目。”
A的那位项目经理为此每天愁眉苦脸,他的上司请来几位参谋商量对策,设法把事情搞定。大家挖空心思只想出一个馊主意:既然套子是B下的,那么就把套子还给B。要设法把“那么好”的网管产品转让给B,只要B能给我们成本费,以后就跟B拜拜。
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网管软件的需求,这都是B,A,E闭门造车惹的祸。三方开发团队里可是有不少的博士、硕士呐,可是他们集体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最可悲的是,相关责任人关心的是如何把事情“搞定”,而不是深刻反思。估计类似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每发生一次就损失成百上千万元。大公司再有钱也会给浪费光的。
7
了解客户、最终用户、间接用户
基本概念
“用户”(user)是一种泛称,它可细分为“客户”(customer)、“最终用户”(the end user)和“间接用户”(或称为关系人)。
掏钱买软件的用户称为客户,而真正操作软件的用户叫最终用户。客户与最终用户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8
客户是掏钱买软件的人,所以他是“上帝”
某饭店经理在解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哲学问题时,精辟地阐述了客户的地位:
如果顾客先点鸡,那么就先有鸡;如果顾客先点蛋,那么就先有蛋。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著的《市场营销导论》是这样描述客户的:
客户永远是本公司的座上客。客户并不依赖我们,而我们却依赖客户。客户不是我们工作的障碍,而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我们并不因为服务于他而对他有恩,他却因为给予我们服务于他的机会而有恩于我们。客户不是我们要与之争辩和斗智的人。从未有人曾在与客户的争辩中获胜。客户是把他的欲望带给我们的人,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满足这些欲望,从而使客户和我们共同获益。
与客户打交道的主要目的是:一是获取需求,二是签合同。不要把钱仍到水里。
9
即使最终用户不是上帝,也算是“上帝”的“亲戚”,同样怠慢不得。
如果项目规模比较大,那么开发方与最终用户的来往就比较多。如从最终用户那里获取详细的需求,请最终用户试验软件,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等等。
公司新员工上产品培训课,有位小领导匆匆赶来作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