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06小说五章茅盾小说新.ppt

格式:ppt   大小:2,640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6小说五章茅盾小说新.ppt

上传人:aluyuw1 2017/11/3 文件大小:2.5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6小说五章茅盾小说新.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茅盾小说
第一节生平与文学成就
第二节九十年评说史
第三节《子夜》论析
第一节生平和文学成就
茅盾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少年立志(1896~1916)
二、中流击水(1916~1927)
三、文坛泰斗(1927~1949)
四、壮心未已(1949~1981)
五、茅盾的文学成就
返回
第二节九十年评说史
一、民国时期的评说
二、50至70年代的评说
三、80年代至今的评说
小结

返回
一、民国时期的评说
1920年4月,作为茅盾《答黄君厚生〈读《小说新潮宣言》的感想〉》一文的附件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1卷第4号的黄厚生的《读〈小说新潮宣言〉的感想》,是至今所知最早评论茅盾编辑活动的文章。从这篇文章算起,茅盾评说已有90余年的历史。早期的茅盾评说常以公开信商榷或者论辩的形式出现,内容则多关乎茅盾的编辑活动、文艺思想和翻译思想。
作为作家的茅盾被评论是自1928年2月开始的。最早评论茅盾小说创作的是白晖的《近来的几篇小说》。该文发表在《清华周刊》第29卷第2期上。
接下
茅盾最早的小说创作是1927年至1928年写出的《幻灭》、《动摇》和《追求》。这三部中篇发表后不久,就遭到来自钱杏邨、傅克兴等太阳社和创造社成员的批评。从1928年至1930年,伴随着与茅盾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他们对《蚀》三部曲作了连续的猛烈的批评。这些批评虽然也涉及到取材和艺术技巧等问题,但毫无疑问,三部曲中流露出的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产生的幻灭悲观情绪是被批评的重点。当时也有不少论文对茅盾作品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其技巧娴熟,观察深刻,充分反映了时代。
茅盾在1932年前后连续写成《林家铺子》、《春蚕》和《子夜》。这些作品发表后,很快得到以左翼文化人为主导的批评界的好评。接下
赞扬茅盾小说的并非只有左翼批评者。一些非左翼文化人对《子夜》也多持赞赏态度。朱自清在《〈子夜〉》一文开头就说:“近几年我们的长篇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但真能表现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而在这篇文章的末尾,他对《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也表示了首肯。曾是学衡派主将的吴宓也在其《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中称,《子夜》是“近顷小说中最佳之作也”。30年代对《子夜》取基本否定态度的评论很难见到,只有已经退出“左联”的韩侍桁是个例外。他在《〈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一文中曾带着嘲讽口吻写道:《子夜》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他的伟大只在企图上,而没有全部实现在书里”。对此,冯雪峰很快就撰写了《〈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一文予以反驳。接下
进入40年代,对茅盾的评说有了新的进展。他新创作的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和剧本《清明前后》发表后,很快得到较为深入的研讨。1945年6月前后,许多文化人还以祝寿形式纷纷撰文,赞扬茅盾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这一时期,只有在政治上由左翼转为右翼的郑学稼在他的《茅盾论》一文中闪烁其辞地表达过敌视茅盾的言论。

返回
非常有意味的是,同样将茅盾的作品与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排列在一起的还有鲁迅。他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谈到“国防文学”问题时写道:“‘国防文学’不能包括一切文学,因为在‘国防文学’与‘***文学’之外,确有既非前者,也非后者的文学,除非他们有本领也证明了《红楼梦》,《子夜》,《阿Q正传》是‘国防文学’或‘***文学’。”瞿秋白和鲁迅对茅盾作品的这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足以反映出茅盾小说在当时左翼文化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
二、50至70年代的评说
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国大陆的茅盾评说仍继续着30、40年代的评价方向。由于担任文化部长职务,茅盾不再有新的创作问世,加之建国后较为拘谨的文坛气氛和新文学史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对象,茅盾评说也就由作家同行的评论转向了学院式研究。在这一时期,除了研究茅盾的学术论文时有发表外,一些学术性或者学术与普及相结合的有关茅盾的著作也开始出现。吴奔星的《茅盾小说讲话》、叶子铭的《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邵伯周的《茅盾的文学道路》都出版于50年代。同时,在50年代出版的几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也都有对茅盾创作的较为充分的评述。
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