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谈写意花鸟画艺术.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写意花鸟画艺术.doc

上传人:w447750 2017/11/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写意花鸟画艺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写意花鸟画艺术
【内容摘要】: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是文人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作者通过作品本身所表达出来的立意、构思、传神、修养、格调、风格和创新的内在实质因素,全面提高鉴赏水平的根本,表现了时代的思想性和可塑性。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
写意是中国画特有的,自一千多年前形成时起,就贯串整个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一开始是针对工笔画的工整和写实性,强调工笔画的工整和写实性,文人对写意畅神的推崇,倡导写意并身体力行,才使写意画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在中国画史上,写意花鸟画是文人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作者通过作品本身所表达出来的立意、传神、修养、格调、风格和创新的内在实质因素,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和理论水平,表现了时代的思想性和可塑性。
一、立意与传神
所谓“意”,传统的审美观认为艺术的根本是“心”,俗话说的“画是打心里出来的”就是这个意思。意从心出而立,画从意而成,什么构思、布局、笔墨、气韵、格调无不与此有关联。
所谓传神,是指人与画之间心性相通、相悟的一种内在的艺术感染力。
就以潘老画鹰为例,他常作指墨,取大块墨色的整体变化,多见居高临下、欲展先收的姿态,或是回首远瞻,或是俯察雄视,给人一种
“自有云霄万里高”的艺术想象,相比之下,白石老人的鹰却喜欢昂首直立,使人感到既威武又可敬,别有一番天地。
写意花鸟除画鹰外,更常见的取材不外乎花、鱼、石等。可能有人会问,花花草草没有什么思想性,立意还有那么重要吗?其实,这种糊涂观念或多或少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当今画坛,由于商品画的冲击,小画而用心构思立意者廖廖无几,要么不肯用功,要么草草应酬,很容易留于表现的热闹,而把画的“魂”丢掉了。
总之,名不在大小,画不在贵贱,只要从立意构思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带动全盘,艺术水平就能提高,否则,正如古人所曰:“神全乎意,形备乎法。无意无法,难传神貌。”
二、传神与修养
可以说无论哪一个画家,都想使自懒惰的作品具有美妙的立意构思和传神的艺术形式。但是,良好的主观愿望是空想不出来的,而必须从重视修养做起。
说到修养,人们自然会想到多诗读书,其实除此外还包括很多的方面。如思维方法、理解水平、表现特长、意志强弱、心胸大小和生活实践等都可在修养之内。显而易见,环境、阅历、学历、师承、天赋、人品和个性等对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只有积蓄起一定的修养,才有可能在心手之间的笔墨变化中达到一定水平的感悟和突破。“神”全于意。形全于法,法是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段。所以,“无意无法,难传神貌”。
传神和修养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绘画发展和画家成长中找到更生动的说明。
历史上写意花鸟画晚成于明清两代,原因是明清之前还没有具备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也可以说,是因为必须具备的
“修养”条件还没有具备。如果说,宋元两代的绘画发展依然滞留在五代时期以前的水平上,没有发展到诗、书、画、印的结合,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繁荣期肯定还要迟延下去。画家徐渭是明末大文学家和书法家,由于心灰仕途,又不堪连受挫折,一度精神失常并入狱七年,五十三岁出狱后才开始了一生具有历史意义的绘画创作。毫无疑问,他的作品敢于前无古人的挥洒大写,与他在文学艺术上和个性解放两个方面的修养以及不懈的追求是不可分割的。
众所周知,潘天寿主张“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所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