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棉混合纤维染色技术
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棉混合纤维染色技术摘要:多组分纤维混纺后,可以取长补短,大大改善产品的性能或获得特殊的外观效果。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属于环保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具有羊绒般的手感,真丝般的光泽,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和丝一般的光泽润滑的手感,棉纤维通过与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混纺可以改善棉制品的光泽、手感及悬垂性,并且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保健性。
关键词: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棉纤维多组分纤维
1、多组分纤维的特性:
1. 1外观和手感
多组分纤维混纺后,可以取长补短,大大改善产品的性能或获得特殊的外观效果。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属于环保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具有羊绒般的手感,真丝般的光泽,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和丝一般的光泽润滑的手感,棉纤维通过与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混纺可以改善棉制品的光泽、手感及悬垂性,并且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保健性。
1. 2染色性能
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与棉纤维的聚集态结构不同,在染色性能上有一定的差异,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结晶度、取向度都大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棉纤维需要做氧漂前处理工艺去除杂质,而大豆蛋白纤维本身呈米黄色、难漂白,并且不耐高温和强碱,根据纤维的特性,选择合理的前处理
工艺。
染料的染色性能主要包括:直接性、上染率、亲和力、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率、匀染性、移染性等,而这些性能与纤维的化学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关系,棉纤维结构紧密,染料上染量低,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结构较棉纤维疏松,上染量略高,根据纤维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染料及染色工艺曲线。
2、实验、试剂、设备(机器)
2. 1实验材料:
大豆蛋白纤维40/竹纤维30/棉纤维30 40S赛络纺
:
纯碱(NaOH)、元明粉(Na2SO4)、双氧水(H2O2)、定牢卡维、螯合分散剂、保险粉、净洗剂、棉用匀染剂
日本化药公司开发的纤维用中性固着型活性染料Kayacelon -3B、-EX、-MG、Kaya KN缓冲剂P-7,汽巴克隆H型的活性黄H-RN、活性红H-NF、活性艳兰H-GR、汽巴克隆LS型低盐染料活性黄LS-R、活性红LS-2G、活性蓝LS-3R。
松筒机采用上海七0四研究所生产的HS-101C型松式络筒机,染色机为德国Thies染色机。
3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棉混纺纱线的炼染工艺
3. 1松筒的要求:
由于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棉混纺后的纱线比较滑爽,遇水后溶胀,为此筒子纱的外形宜采用圆柱形,-,过松容易脱管,过紧不容易染透,并且会造成内外层色差。 :
由于混纺后的纱线呈米黄色,大豆蛋白不耐高温,不耐烧碱,一般漂炼温度不宜过高,不宜超过100℃,温度过高对纱线的强伸度、回缩性影响较大,并且手感变硬,降强,根据纤维的特性,只能选择弱碱下漂白。
表(一)
注:原纱的ASTME313黄度指数(C/2),测试仪器:Minolta
CM508d。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同样纯碱用量下,双氧水浓度为4ml/l,黄度指数最高,白度不好,手感一般。双氧水浓度为
6ml/l时,黄度指数、毛效基本变化不大。双氧水浓度为8ml/l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