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0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1/8 文件大小:1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共5篇)
第1篇: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研究参考价值
在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前教育思想的论述汗牛充栋,贾谊、颜之推、朱憙等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学前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主张,如强调“早教”注重“熏化啕染”反对溺爱孩子,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培养兴趣,提倡“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研究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强调人的早期教育
“早谕教”是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中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古代教育家都从不同的教育目的出发论述了这一内容。如西汉初期着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前200—前168)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观点出发,认为对太子的教育应尽早实施“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贾谊认为,胎教是早期教育之始端,王室之家应当重视对太子实施胎教。
提倡及早施教也是颜之推(531—约595,北齐文学家)家庭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他认为,家庭教育应当及早进行,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实行胎教。他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南宋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憙(1130—1200),专门从事教育活动四十年之久,也特别重视蒙养阶段的基础教育作用。他认为如果儿童在幼时“不****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同时他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出发,指出只有使儿童“讲而****之于幼稚之时”才能使其****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张履祥(1611—1674)也特别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他认为,任何有所作为者,必在幼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自幼便立有奋发向上之志,他说:“幼稚之时,必见奋起之志,若举动无恒,苟且颓惰,即将事无一济矣。
”张履祥认为,幼年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道德教育的最佳期,他说:“少年血气未定,善者固易流于不善,不善者亦易反而之善。”
“早谕教”是我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贾谊、颜之推等都对胎教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有的已经暗合了中医学的原理,特别是他们关于早期教育之独特意义的解释,已经孕育着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因此,即使是在今天,古代教育家倡导的早期教育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婴幼儿教育的价值仍颇具积极的启发意义。
二、注重环境熏陶
古代学前教育家都很重视“熏化啕染”,要求慎择师友和以身作则。贾谊认为,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为加强太子的早期教育,应建立保傅教育制度,设置“三公“三少”在太子周围形成良善的教育环境。他说****与不正之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之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之人居之,不能无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之不能不楚言也。”颜之推继承与发展了古代注重环境教育的思想,强调儿童的品性形成于风化熏染的过程中。“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啕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因此,长辈应为幼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为其树立良好德行的榜样,他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矣。”朱憙也十分重视周围的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与正则正****与邪则邪。”朱憙认为除慎择教师外,还应注意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能力。他曾在《与长子受之》这封家书中教育儿子:“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变3”“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益友”应近之“损友”则应远之。
贾谊、颜之推等古代学前教育家注重环境熏啕的教育主张符合于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规律。现代儿童心理学认为婴幼儿的思维尚未自觉化、理性化,因此逻辑性的道理说服不宜作为早期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儿童的身心发展更多地实现于自身无意识地与生活环境及人际氛围的互动中,实现于潜移默化的环境啕冶与对他人的模仿中。而且,幼小孩童初入世间,
—切周围的人与事都会勾起他的好奇、好动、观察、模仿、探索。古代教育家注重环境熏啕的教育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儿童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不应是呆坐的和静听的教育,而须为孩子营造一个优化的环境氛围,并发挥教育者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三、主张慈严结合,反对溺爱
在处理慈爱与严教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家庭教育极易出现偏颇。在这个问题上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威严而有慈”,将慈爱与严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非常反对溺爱孩子,他说I“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别,谓法当尔。骄慢已****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