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防设备厂家技术服务人员工作流程
1 目的
规范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 适用范围
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的全部技术人员。
3 职责
全体技术人员负责对火灾自动报警工程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服务工作。 4 工作程序
在技术服务的任何阶段(如技术指导、调试、培训、验收、回访等),全体技术人员均应严格遵守安全要求。
技术指导
对设计院的技术指导
(1)准备好《应用设计说明书》、产品彩册等成套技术资料,按约定时间提前10至20分钟到达,熟悉对方人员并发放资料。
(2)介绍我公司产品特点和设计要求,对设备的选型、配置、导线规格和布线要求进行重点讲解。
(3)耐心解答设计人员提出的技术问题,同时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
(4)向所属分支机构负责人通报有关情况。
对工程公司的技术指导
指导布线
查看系统图,核对导线数量、规格是否符合我公司产品的要求。其中:
(1) 信号总线:采用RVS线,截面积≥。
(2) 24V电源线:采用BV线,竖井线截面积≥4 mm2,平面线截面积≥ mm2。
(3) 广播线:采用BV线,截面积≥ mm2,应单独穿管,以免干扰信号和通讯总线。
(4) 电话线:采用RVVP屏蔽线,截面积≥ mm2,屏蔽层需妥善接地。
(5) 485通讯线:采用RVSP屏蔽双绞线,截面积≥ mm2,屏蔽层需妥善接地。
(6) 232通讯线:采用厂家提供的标准RS-232连接线,不能超过15m。
(7) 多线制控制线:采用BV线,截面积≥ mm2。
指导现场设备编码
讲解探测器、模块等现场设备编码的读、写方法,指导探测器、模块等现场设备编码的编排方案。
指导现场设备接线
讲解探测器、模块等现场设备的底座接线,包括信号两总线、电源两总线以及接口模块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线。
解答工程公司技术人员提出的问题
调试前准备
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
(1)主机是否已安装到位,布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信号线、电源线、通讯线、广播线、电话线是否已接入控制室,校线工作是否完成,每根线是否已做好标记。
(3)按开通范围要求(如仅要求开通局部层面),了解现场探测器、模块是否已全部安装完成,现场设备接线是否完成。
出发前的准备
(1)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准备必要的备件(如升级程序、常用芯片、保险管、电阻及相关记录表格等)。
(2)准备必要的调试工具(如数字万用表、电烙铁、电子编码器、芯片起拔器、螺丝刀及偏口钳等)。
(3)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作业工具(如安全帽、安全带、防砸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耳塞、粉尘口罩、防护手套及手电筒、漏电保护器等)。
(4)与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或现场技术人员电话联系,约定预计到达时间。
调试
初步调试
收集工程资料
(1)现场查看设备安装情况,确认其是否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完成。
(2)逐一检查与主机相连的各外部线路(总线、电源线、通讯线等)
标记是否清晰,有无短路、断路、接地、线间搭接等问题,指导施工单位及时排除。
(3)收集竣工资料(含草稿)(如消防报警/联动竣工平面图、房间编号、联动编程要求、产品型号和原码以及被控设备名称、安装位置等),与工程公司和用户协商确定探测器、模块等现场设备的用户编码的编写方案(目的:易于用户识别,且有利于联动公式的简化)。
(4)通过配置管理软件,对回路设备、手动盘设备、联动公式等进行定义。
(在未接任何外部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主机测试)
(1)由于设备安装前主机、现场设备等是施工单位或用户保存的,可能会由于存储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故障,所以对主机等重要设备进行开机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如发现因存储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则由施工单位或用户另行购买。
(2)主、备电电源:检查主电供电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AC187-242V之间),检查各备电电压是否正常(单节蓄电池电压在DC12-13V之间)。
(3)主机电源部分(电源盒、电源盘等):检查有无输出、输出电压是否稳定、主备电切换是否正常。
(4)自检:检查指示灯、数码管(液晶屏)、键盘、声音、时钟、打印机等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显示。
(5)主机挂接的手动盘、多线盘、电话盘、广播盘等是否正常注册,广播主机、CRT主机等是否正常起机。
(6)主机挂接少量设备(如探测器、模块、火灾显示盘等),检查注册、报警、故障、屏蔽(隔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