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小论文
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
摘要:陶瓷是在国民经济中有很多重要用途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我国陶瓷近十几年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因为很多科学、技术方面上的制约,我还是落后很多。因此,本文对我国陶瓷生产工艺的现状进行了资料查询与相关调研及分析、建议,希望对我国陶瓷生产能有一些借鉴。
关键词:陶瓷产品生产工艺坯料烧结
一、陶瓷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指的是陶器和瓷器,加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再加上一些其他矿物原料,在经过拣选、粉碎、混练、煅烧等工序制后制得的产品。一般认为陶瓷是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通称。而如今特种陶瓷的发展,对陶瓷的行业又有了一次新的提升和扩展。现在,所谓陶瓷通常是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的合称。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陶瓷生产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我国最早烧制的是陶器。由于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在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窑炉的改进及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展和使用有了新的突破,实现陶器到瓷器的转变。陶瓷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二、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原料的选取和坯料的制备是陶瓷生产工艺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来陶瓷产品的质量,而陶瓷生产工艺对陶瓷产品而言,是制造过程,也是陶瓷
产品性能优化过程。陶瓷生产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
陶瓷生产工艺一般分为:
:
坯料?原料进厂?淘洗?适量配料?球磨细碎?除铁?过滤(一系列分化处理)?干燥?修坯?索烧?精修?施釉?白瓷检选?彩绘装饰?彩烧?彩瓷检
选?成品?包装?出厂
釉料?精选?淘洗?重量配料?球磨细碎?除铁?过滤?成品釉?施釉?白瓷检选彩绘装饰?彩烧?彩瓷检选?成品?包装?出厂
原料工序:坯釉原料进厂后,经过精选、淘洗,根据生产配方称量配料,入球磨细碎,达到所需细度后,除铁、过筛,然后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机制成型用泥浆压滤脱水,真空练泥,备用;对于化浆工艺,把泥浆先压滤脱水,后通过加入解凝剂化浆,除铁、过筛后备用;对注浆成型用泥浆,进行真空处理后,成为成品浆,备用。
成型工序:分为滚压成型和注浆成型。然后干燥、修坯,备用。
烧成工序:在取得白坯后,入窑素烧,经过精修、施釉,进行釉烧,对出窑后的白瓷检选,得到合格白瓷。
彩烤工序:对合格白瓷进行贴花、镶金等步骤后,入烤花窑烧烤,开窑后进行花瓷的检选,得到合格花瓷成品。
包装工序:对花瓷按照不同的配套方法、各种要求进行包装,即形成本公司的最终产品,发货或者入库。
(1)、机压成形工艺流程
泥料?切泥片?压坯?带模干燥?脱模?坯体干燥?磨坯?捺水施内釉?捺外水沾外釉?取釉?扫灰检验?装匣?烧成。
(2)注浆成形工艺流程
泥料化浆?高位浆桶?注浆?添浆?倒出余浆?带模干燥?起坯?利假口?坯体干燥?汤釉? 接把嘴?补外水?沾釉?扫灰检验? 装匣
日用瓷坯体施釉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对未经烧制的生坯施釉,然后坯釉一次宜选用自动喷釉机施釉,其主要过程为:生坯干燥→坯体预热→自动喷釉→二次烧成;另一种是在经素烧后的素坯上施釉,再进行釉烧。
三、